[發明專利]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60921.0 | 申請日: | 2013-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130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西井文哉;山本一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15/31 | 分類號: | F16F15/31;F16F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蔡麗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 振子式減振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與旋轉軸一起旋轉的支撐體上支撐多個慣性質量體,根據旋轉軸的旋轉變動使所述慣性質量體進行振子振動以發揮減振功能的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關于這種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在下述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如下公知技術:使銷以能夠滾動的方式嵌合于在旋轉的支撐體上設置的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和在慣性質量體上設置的成對的第2曲線軌道中,并且使慣性質量體沿著曲率半徑變化的圓弧狀的軌跡進行振子振動,使得慣性質量體的固有振動頻率無論振幅如何都始終恒定,從而提升減振功能。
此外,關于這種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在下述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如下公知技術:旋轉軸的旋轉被增速裝置增速并傳遞至支撐體,將慣性質量體以能夠進行振子振動的方式支撐于該支撐體上,從而將支撐體的半徑和慣性質量體的質量抑制得較小,并且在旋轉軸的低速旋轉時使慣性質量體的固有振動頻率跟隨輸入振動頻率,以確保減振功能。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22186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0-18479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然而,近些年來的汽車用發動機基于環保觀點而具有排氣量減少的趨勢,若發動機的氣缸數隨著排氣量的減少而減少,則發動機的振動頻率就會減少。如本說明書的“具體實施方式”一欄中說明的那樣,若要通過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對低頻率的振動進行減振,則支撐于支撐體上的多個慣性質量體的振幅會增加,因而為了避免慣性質量體之間相互干涉,就需要使得慣性質量體的尺寸小型化,因此存在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的減振性能降低的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使得慣性質量體的固有振動頻率無論振幅如何而始終恒定,從而提升減振性能,然而未解決振幅增加導致的慣性質量體彼此的干涉問題,因此依然存在慣性質量體的尺寸變小而無法獲得充分的減振性能的問題。
另外,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技術需要行星齒輪機構等復雜結構的增速裝置,因而零部件數量會增加,成為成本上升的要因,不僅如此,還存在結構大型化不利于重量和搭載空間方面的問題。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對于低頻振動的減振性能。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其具有:轉速變動的旋轉軸;設置于所述旋轉軸上的支撐體;多個慣性質量體,它們分別被支撐于所述支撐體的外周部的在周向上分割出的多個區域中;分別設置于所述支撐體的所述多個區域中的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分別設置于所述多個慣性質量體上、并且向與所述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相反的方向彎曲的成對的第2曲線軌道;以及多個銷,它們以滾動自如的方式嵌合于所述第1曲線軌道和所述第2曲線軌道的交叉部處,所述慣性質量體相對于所述支撐體以對應于所述第1、第2曲線軌道的形狀的軌跡進行振子振動,從而發揮減振作用,所述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的第1特征在于,使所述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的形狀彼此不同,并且使所述成對的第2曲線軌道的形狀彼此不同。
另外,本發明的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在所述第1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特征在于,第1線段的長度與所述第2線段的長度不同,其中所述第1線段連結所述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中的一方的曲率半徑的中心與所述成對的第2曲線軌道中的一方的曲率半徑的中心,所述第2線段連結所述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中的另一方的曲率半徑的中心與所述成對的第2曲線軌道中的另一方的曲率半徑的中心。
另外,本發明的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在所述第1或第2特征的基礎上,其第3特征在于,所述慣性質量體的外端部的質量大于中央部的質量。
此外,實施方式的主軸12對應于本發明的旋轉軸,實施方式的二次飛輪14對應于本發明的支撐體。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第1特征,離心振子式減振裝置具有:轉速變動的旋轉軸;設置于旋轉軸上的支撐體;多個慣性質量體,它們分別支撐于支撐體的外周部的在周向上分割出的多個區域中;分別設置于支撐體的多個區域中的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分別設置于多個慣性質量體上、并且向與成對的第1曲線軌道相反的方向彎曲的成對的第2曲線軌道;以及多個銷,它們以滾動自如的方式嵌合于第1曲線軌道和第2曲線軌道的交叉部處,慣性質量體相對于支撐體而以對應于第1、第2曲線軌道的軌跡進行振子振動,從而發揮減振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609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