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80059962.8 | 申請日: | 2013-10-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22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菅野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吳羽 |
| 主分類號: | C07C45/65 | 分類號: | C07C45/65;C07C49/467;C07C49/517;C07C49/807;C07D319/08;C07B6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劉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羰基 化合物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由下述通式(II)所示化合物制備下述通式(I)所示的羰基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在存在叔胺的有機羧酸鹽的情況下,對下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進行脫烷氧羰基化,
(通式(II)中,Z1所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環烷基、芳基或雜環基,Z3和Z2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環烷基、芳基或雜環基,R表示碳原子數l~4的烷基。Z1和Z2也可以相互結合)
(通式(I)中的Z1、Z2和Z3分別和上述通式(II)中的Z1、Z2和Z3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構成上述叔胺的有機羧酸鹽的叔胺是三乙胺、三甲胺、吡啶或甲基吡啶。
3.根據權利要求l或2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構成上述叔胺的有機羧酸鹽的有機羧酸是脂肪族一元羧酸。
4.根據權利要求l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叔胺的有機羧酸鹽是三乙胺或吡啶的乙酸鹽。
5.根據權利要求l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應體系里進一步添加有機羧酸的堿金屬鹽。
6.根據權利要求l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為下述通式(IIa)所示的化合物,上述通式(I)所示的羰基化合物為下述通式(Ia)所示的羰基化合物,
(通式(IIa)中,R表示碳原子數l~4的烷基、Y表示碳原子數l~6的烷基或鹵代烷基、碳原子數2~6的鏈烯基或鹵代鏈烯基、碳原子數2~6的炔基或鹵代炔基、或該烷基、鹵代烷基、鏈烯基、鹵代鏈烯基、炔基或鹵代炔基的一部分的氫原子被-OG(G表示羥基的保護基)取代的基團、n表示0~6的整數。n為2以上時,多個Y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n為2以上時,多個Y可以相互結合,分別和Y結合的碳原子也可一起形成環。X表示鹵原子、碳原子數l~4的烷基、碳原子數l~4的鹵代烷基、碳原子數l~4的烷氧基、碳原子數l~4的鹵代烷氧基、苯基、氰基或硝基,m表示0~5的整數,m為2以上時,多個X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Ia)中的X、Y、m和n分別和上述通式(IIa)中的X、Y、m和n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羰基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通式(IIa)所示的化合物為下述通式(IIb)所示的化合物,上述通式(Ia)所示的羰基化合物為下述通式(Ib)所示的羰基化合物,
(通式(IIb)中Y1和Y2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l~6的烷基或者鹵代烷基、或該烷基或者鹵代烷基的一部分的氫原子被-OG1(G1表示羥基的保護基)取代的基,Y1和Y2可以相互結合,Y1和Y2結合的碳原子也可一起形成環。R、X和m分別和上述通式(IIa)中的R、X和m相同)
(通式(Ib)中的X、Y1、Y2和m分別和上述通式(IIb)的X、Y1、Y2和m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吳羽,未經株式會社吳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996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