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蜂窩通信系統中的設備對設備操作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59934.6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042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法伊德·特若克;倪麥爾·伽米尼·瑟納瑞斯;朱佩英;馬江鐳;默罕默德哈迪·巴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凱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蜂窩 通信 系統 中的 設備 操作 方法 | ||
一種用于操作蜂窩通信系統中的第一設備對設備(D2D)的設備的方法,包括:接收來自蜂窩通信系統中的第一實體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包括蜂窩通信系統的蜂窩用戶的位置信息和蜂窩用戶能夠使用的蜂窩通信系統的資源,選擇資源中避免對蜂窩發送產生干擾的一個資源,該資源根據地理位置信息選擇,以及通過所選擇的資源向第二D2D設備進行發送。
本發明要求2012年11月20日遞交的發明名稱為“用于蜂窩網絡中的設備對設備發送的系統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in aCellular Network)”的第61/728,659號美國臨時申請以及2013年11月19日遞交的發明名稱為“用于蜂窩通信系統中的設備對設備操作的系統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的第14/084,474號美國非臨時申請的優先權,這兩個申請的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大體涉及數字通信,具體而言,涉及用于蜂窩通信系統中的設備對設備(D2D)操作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越來越多的機器被連接到互聯網,并且預計機器對機器(M2M)通信需求會快速增長。M2M通信還可被稱為D2D通信。在不久的將來,連接到互聯網的機器的數目預計達到數十億。如果(彼此接近的設備的)D2D通信得到促進,則許多這些通信需求被覆蓋。D2D的現有方案包括使用不同的頻帶(例如,12Ghz)、使用電力線載波通信、使用WiFi類系統(感測和使用相同協議)、使用蜂窩頻率作為具有認知能力的次級用戶,以及根據情況和可用性由使用上行鏈路認可蜂窩網絡所促進的D2D(例如,直接用戶設備(UE))。
關于頻譜的共享,當前多個設備共享工業,科學和醫用(ISM)頻段。在一些情況下,例如WiFi,先聽后講禮節(listen before talk courtesy)正在執行(例如,載波偵聽多址訪問(CSMA)協議的變量)。然而,大多數機器對機器通信流量通常是短包,而且在一些情況下可能需要一些服務質量(QoS)。
關于作為次級用戶的認知系統,主用戶(例如,TV廣播設備)擁有的頻譜可能被滿足某些規則的次級用戶使用。通常,該次級用戶被要求感測信道,并且如果主用戶的信號存在,則禁止發送。主網絡的其它保護還可通過以下方式提供:禁止在一些地理區域中以某些頻帶進行二次發送,要求訪問數據庫以檢查區域中的活動主發送器,禁止以它們的頻帶中進行發送,對輔助設備的發送功率施加嚴格限制,要求檢查由主發送器設備發送的信標以確定它們是否是活動的,等等。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示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蜂窩通信系統中的設備對設備(D2D)操作的系統和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示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操作蜂窩通信系統中的第一設備對設備(D2D)的設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D2D設備接收來自蜂窩通信系統中的第一實體的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蜂窩通信系統的蜂窩用戶的位置信息和蜂窩用戶能夠使用的蜂窩通信系統的資源,以及第一D2D設備選擇所述資源中避免對蜂窩發送產生干擾的一個資源,所述資源根據地理位置信息來選擇。所述方法還包括第一D2D設備通過所選擇的資源向第二D2D設備進行發送。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示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操作蜂窩通信系統的通信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信控制器為所述蜂窩通信系統確定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包括蜂窩通信系統的蜂窩用戶的位置信息和蜂窩用戶能夠使用的蜂窩通信系統的資源,以及通信控制器向在蜂窩通信系統的覆蓋區域內操作的設備對設備(D2D)的設備發送地理位置信息。所述方法還包括通信控制器根據蜂窩用戶的資源分配與在通信控制器的覆蓋區域內操作的蜂窩用戶進行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99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