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苯砜和聚苯硫醚的共混物在審
申請號: | 201380058052.8 | 申請日: | 2013-12-17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69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發明(設計)人: | 馬克·A·桑納;卡皮爾·錢德拉坎特·謝特;哈里哈蘭·拉馬林加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沙特基礎全球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8J5/00 | 分類號: | C08J5/00;C08K3/00;C08L63/00;C08L79/00;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張英;宮傳芝 |
地址: | 荷蘭貝爾根*** | 國省代碼: | 荷蘭;NL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聚苯砜 聚苯硫醚 共混物 | ||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一直對開發熱塑性共混物(含有半結晶和無定形物質)有興趣,該共混物在高溫下表現出耐化學性和良好的機械特性保留。許多半結晶聚合物共混物證明了優異的耐化學性并且在本領域中是眾所周知的。然而,添加純的無定形物質以獲得高溫特性保留不是眾所周知的或在文獻中記載的。在沒有添加填料或添加劑(如玻璃、滑石或云母)的情況下,這些聚合物共混物通常傾向于不相容并且難以混煉(compound)。當渴望相容的未填充的樹脂共混物時,通常需要添加少量的其他成分或增容劑以促進兩種聚合物之間更充分共混。另外的成分可以通過促進在每種材料的不同聚合物分子之間的鍵形成而起作用。很難確定何種成分可以起作用,因為在一種聚合物共混系統中有效的增容劑在其它系統中可能不是有效的;大量取決于所共混的分子的化學和特定功能和它們的互相作用。
共混聚合物的原因是產生組合物,其比本領域已知的單獨的(individual)聚合物或聚合物共混物更好地滿足特定需要。因此,有時希望結合聚合物與其他聚合物以希望產生共混物(表現出兩種聚合物希望的特性)。聚苯硫醚(PPS)顯示出優異的耐化學性和良好的熱穩定性,其對于希望這樣的特性的聚合物共混物可能潛在地是重要的。此外,聚苯砜(PPSU)在高溫下表現出優異的機械性能保留。這些材料性能的組合是高度希望的,但是PPSU與PPS不相容,并且因此材料共混物非常難以混煉(compound)并且難以制造成商業產品。PPSU/PPS共混物傾向于具有形態,該形態具有單獨的聚合物的較大區域或結構域(domains)而不是精細的、良好分散的結構域。較大的結構域趨向于產生具有較差機械性能的材料,例如,具有較差的拉伸性能的注射成型的部件。因此,在本領域中仍然需要用于增容聚苯砜/PPS共混物的方法。
發明內容
各種實施方式涉及形成聚苯砜(PPSU)和聚苯硫醚(PPS)的相容的不混溶的相分離的共混物的制備。新樹脂共混物中添加聚醚酰亞胺(PEI)和環氧樹脂以增容共混物并且顯著地改善材料性能。該新樹脂共混物顯示出優異的機械和熱性能以及具有良好的熔體流動特性。相分離的共混物改進了PPS的高溫承載性能(high?temperature?load?bearing?capability)和尺寸穩定性和PPSU的熔體流動、耐化學性和阻燃性能。
各種實施方式描述了一種方法,通過該方法,使用PEI和環氧樹脂的混合物作為增容劑,使具有反應性末端基團(如巰基和氯)的PPS與PPSU、或其衍生物相容。在本發明中,共混兩種聚合物以及與增容劑熔融混合并擠出成球粒。
各種實施方式提供了形成與其它熱塑性材料(它們特性是無定形的或半結晶)相容的PPS共混物的方法。其它實施方式提供了活性增容PPSU和PPS的方法。還應理解,通過改變單獨組分、PPS、PPSU、PEI和環氧樹脂的量和類型,共混物材料性能如熔體流動性、耐沖擊和耐熱性、耐化學性、電性能和阻燃性可以按照需要來調整。
參考下面的描述和所附的權利要求,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好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參考以下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以及其中所包括的實施例,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發明。無論是否明確指出,在本文中的所有數值被認為由術語“約”修改。術語“約”通常是指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認為等效于所述值(即,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果)的數量范圍,。在許多情況下,術語“約”可以包括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有效數字的數量。
各種實施例涉及一種組合物,包含以下物質的共混物:聚苯砜(PPSU);聚苯硫醚(PPS);以及聚醚酰亞胺和環氧樹脂,其中聚醚酰亞胺和環氧樹脂以有效量存在以用作聚苯砜(PPSU)和聚苯硫醚(PPS)的增容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沙特基礎全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沙特基礎全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80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