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在液相中光氣化胺制備異氰酸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55561.5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55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T·馬特科;M·希勒;H-J·伯蘭施 | 申請(專利權)人: | 巴斯夫歐洲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63/10 | 分類號: | C07C26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王媛;鐘守期 |
| 地址: | 德國路***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相中 氣化 制備 氰酸 方法 | ||
1.一種通過使胺與光氣在液相中反應而制備異氰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過程階段:
a)將液體含胺原料流(1)和液體含光氣原料流(2)混合,得到進料料流,
b)使來自過程階段a)的進料料流在停留反應器(R)中反應以得到兩相的氣態/液態反應混合物(3),其直接進料至反應塔(K1)或在下游分離器(A)中除去氣相之后進料至反應塔(K1),
c)使兩相的氣態/液態反應混合物(3)或僅其液相在反應塔(K1)中反應,得到頂部料流(4)和底部料流(5),將所述底部料流進料至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中,
d)通過蒸餾除去經由來自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塔頂料流(6)的光氣和氯化氫,得到來自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底部料流(7),其包含異氰酸酯和溶劑,由此,在以下過程階段中
e)通過蒸餾除去溶劑而獲得所需的異氰酸酯產物,以及在以下過程階段中
f)將來自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蒸汽在分離塔(K3)中進行熱分離,得到在頂部的含有氯化氫的蒸汽料流(13)以及包含光氣和溶劑并循環至過程階段a)的底部料流(14),
其中,過程階段f)的熱分離在如下壓力下進行:分離塔(K3)的頂部的壓力高于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頂部的壓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與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相比,分離塔(3)更高的頂部壓力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將來自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頂部料流(6)或通過在第二冷凝器(W2)中部分冷凝來自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頂部料流(6)而與冷凝料流(11)一起得到的蒸汽料流(10)在進料至分離塔(K3)之前在排出器(E)中壓縮,以得到引入到分離塔(K3)的物流(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將來自反應塔(K1)的頂部料流(4)或來自反應塔的部分冷凝的頂部料流(4)的氣相、優選將來自反應塔(K1)的部分冷凝的頂部料流(4)的氣相用作排出器(E)的驅動流。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將由來自停留反應器(R)的氣態或液態反應混合物(3)在下游分離器(A)中獲得的除進料至反應塔(K1)的液體料流(16)之外的蒸汽料流(15)用作排出器(E)的驅動料流。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將來自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頂部料流(6)在第二冷凝器(W2)中部分冷凝而獲得的冷凝料流(11)在另一個排出器(E)中壓縮,以得到引入至分離塔(K3)中的冷凝料流,其中另一個排出器(E)利用來自反應塔(K1)的頂部料流(4)在第一冷凝器(W1)中部分冷凝之后獲得的除蒸汽料流(9)之外還獲得的冷凝料流(8)作為驅動料流。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將來自停留反應器(R)的氣態/液態反應混合物(3)或在下游分離器(A)中獲得的蒸汽料流(15)利用溶劑進行氣體洗滌以分離出殘余的痕量的異氰酸酯。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光氣/氯化氫汽提塔(K2)的頂部壓力范圍為1至4巴表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巴斯夫歐洲公司;,未經巴斯夫歐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556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2,3?苯并二氮雜*
- 下一篇:殺蟲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