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模塊以及電池包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50066.5 | 申請日: | 2013-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27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植田浩生;杉本貴久;渡邊慎太郎;大石英史;酒井崇;守作直人;前田和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模塊 以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備第一電池組和第二電池組的電池模塊以及電池包。
背景技術
作為具備多個電池組的電池模塊,例如公知有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電池模塊。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電池模塊搭載于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電池模塊包括收納在包裝殼體內的多個電池組。電池組在包裝殼體內以呈矩陣狀的方式沿行方向以及列方向排列。電池組是將多個單電池整齊排列配置并箱型化而成的。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79511號公報
然而,在電池模塊中,期望能夠抑制收納于包裝殼體內的電池組的位置偏移。另外,電池模塊存在搭載于受限的收納空間的情況,因而期望小型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抑制電池組的位置偏移、并且小型化的電池模塊以及電池包。
用于實現上述目的的電池模塊,具備:第一電池組和第二電池組,它們分別具有多個二次電池,所述第一電池組具有與所述第二電池組相鄰的端部,所述第二電池組具有與所述第一電池組相鄰的端部;第一托架,其設置于所述第一電池組的所述端部;以及第二托架,其設置于所述第二電池組的所述端部,并且與所述第一托架呈相同形狀,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分別具有交替地配置的多個插入凸部和多個容納凹部,所述第二托架的所述插入凸部中的一個插入到所述第一托架的相鄰的兩個所述插入凸部之間所形成的所述容納凹部。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電池包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圖1的電池包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圖1的電池包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放大圖。
圖4是表示比較例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放大圖。
圖5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放大圖。
圖6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按照圖1對一個實施方式的電池包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電池包10具有:作為被連結部件的框體11、和連結于框體11的內表面11a的電池模塊16。電池模塊16具有并排設置成一列的第一電池組21和第二電池組31。第一電池組21和第二電池組31分別是將作為二次電池(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鎳氫蓄電池)的多個方型電池12保持于電池架13的狀態下,沿其厚度方向并排設置而構成的。在方型電池12的并排設置方向上的第一電池組21以及第二電池組31各自的兩端部,設置有托架15。本實施方式的托架15全部為相同的形狀。
如圖2所示,托架15具有:呈矩形平板狀的固定部41、和從固定部41的長度方向第一端部42向固定部4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呈板狀的緊固部43。在緊固部43處,將沿固定部4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方向設為寬度方向,將與寬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長度方向。緊固部43具有在寬度方向上位于固定部41的相反側的寬度方向第一端部43c。在寬度方向第一端部43c以交替地配置的方式形成有:沿寬度方向延伸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凸部即第一凸部44~第四凸部47、和沿寬度方向凹入的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凹部即第一凹部48~第四凹部51。詳細而言,第一凸部44、第一凹部48、第二凸部45、第二凹部49、第三凸部46、第三凹部50、第四凸部47、第四凹部51按照該順序沿緊固部43的長度方向并排設置。在緊固部43的長度方向上,從第一凸部44的與第一凹部48相反的一側的端部至第二凸部45的第二凹部49側的端部的尺寸d1,與第四凹部51的尺寸d2大致相同。另外,在緊固部43的長度方向上,從第三凸部46的第二凹部49側的端部至第四凸部47的第四凹部51側的端部的尺寸d3,與第二凹部49的尺寸d4大致相同。另外,固定部41的寬度方向以及長度方向與緊固部43的寬度方向以及長度方向不同。
如圖3所示,將設置在與第二電池組31相鄰的第一電池組21的端部的托架15稱為第一托架22。另外,將設置在與第一電池組21相鄰的第二電池組31的端部的托架15稱為第二托架32。另外,對第一托架22的各部位標注如下的附圖標記,即:在圖2的托架15的各部位所標注的附圖標記的末尾增加“a”,對第二托架32的各部位標注如下的附圖標記,即:在圖2的托架15的各部位所標注的附圖標記的末尾增加“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未經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500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