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停電通知與確定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48955.8 | 申請日: | 2013-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81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R·瓦斯瓦尼;J·萬格瑞恩;W·E·桑弗利普三世;S·胡格斯;G·弗拉梅爾三世 | 申請(專利權)人: | 思飛信智能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G01R11/5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袁玥 |
| 地址: | 美國加***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停電 通知 確定 | ||
1.一種用于靶向停電的系統,包含:
與配電網絡連接的多個電表,所述多個電表中的每個電表被配置為接收來自所述配電網絡中的配電設備的電力,并且接收識別它從其接收電力的所述配電設備的信息;以及
經由無線網絡通信的多個通信節點,每個通信節點都與電表關聯并且被配置為接收(i)識別各自的相鄰通信節點的信息,以及(ii)識別與所述各自的相鄰通信節點關聯的電表從其接收電力的所述配電設備的信息,其中
第一通信節點被配置為(i)基于所接收的信息選擇它能夠與其通信的相鄰的合適的第二通信節點,并且當第一電表遭遇斷電時,(ii)將所述停電的即時通知傳輸給所選擇的所述第二通信節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選擇基于第二通信節點是否從與所述第一電表從其處接收電力的配電設備不同的配電設備處接收電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停電通知包含識別所述第一通信節點以及它從其處接收電力的配電設備的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接收自所述合適的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信息指示所述第二通信節點是否包含備用電池和/或它是否是接入點。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中與所述第二通信節點關聯的所述配電設備包含與所述第一通信節點關聯的各個支線、變電站、饋電線路、斷路器和變壓器不同的支線、變電站、饋電線路、斷路器和變壓器中的至少一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節點的所述停電通知時經由所述通信網絡將所述停電通知中繼到位于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的上游的第三通信節點。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對所述合適的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選擇基于所述第二通信節點是否正在遭遇斷電。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每個通信節點基于所述接收的信息來確定能夠從其中選擇所述合適的通信節點的相鄰通信節點的優先次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系統,其中相鄰通信節點被按照通信質量度量的順序確定優先次序。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還包含:
基于經由所述第二通信節點中繼的所述第一通信節點的所述停電通知來確定停電區域的后臺系統。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
識別通信節點的所述信息至少包括各個通信節點的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以及
所述第一電表的所述停電通知包含識別所述第一通信節點、所述第一電表從其處接收電力的所述配電設備以及所述停電發生的時間的所述信息。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節點還被配置為根據檢測到的斷電瞬間來計算連續的時隙,隨機選擇所述時隙之一,并且在所述選擇的時隙期間傳輸通知。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斷電瞬間基于最后檢測到的電力過零點。
14.一種用于靶向停電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電表的第一通信節點處接收,(i)識別多個相鄰的第二通信節點中的每個通信節點的信息,以及(ii)識別各個第二通信節點中的每個通信節點從其處接收電力的配電設備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通信節點處基于所述接收的信息選擇它能夠與其通信的合適的第二通信節點;并且
在遭遇斷電時將停電通知傳輸到所選擇的所述第二通信節點。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經由所選擇的所述第二通信節點將所述停電通知中繼到位于所述第二通信節點的上游的第三通信節點。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節點處基于所述接收的信息確定能夠從中選擇合適的通信節點的第二通信節點的優先次序。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節點基于通信質量度量來確定所述相鄰的第二通信節點的優先次序。
18.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節點按照預定的時間間隔來接收有關所述多個第二通信節點的所述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思飛信智能電網公司,未經思飛信智能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895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