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片堆疊裝置及利用該裝置制造背光單元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8812.7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19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樸昌遠;柳得洙;金京和;金兌徑;金秀祉 | 申請(專利權)人: | 可隆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5H1/02 | 分類號: | B65H1/02;B65D85/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陳英俊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堆疊 裝置 利用 制造 背光 單元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片堆疊技術,更具體地,涉及光學片堆疊裝置及利用該裝置制造背光單元的方法,所述光學片堆疊裝置在上下方向堆疊光學片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光學片之間發生彎曲及褶皺。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液晶顯示裝置是這樣一種裝置:其利用施加電壓引起的液晶透過率的變化,將從各種裝置產生的多種電子信息轉化成視覺信息后進行傳輸,其與CRT不同,不具有自發光性,需要借助后光,但是由于工作電壓低,耗電少,可便攜使用,因此是廣泛應用于手表、電視以及計算機顯示屏等的非發光型電子顯示器的一種。這種液晶顯示裝置具備用于實現清晰自然的優質的天然彩色圖像的單獨的光源,即、背光單元(backlight?unit)。背光單元構成為從液晶模塊的背面照射光線,并根據照射方式的不同,分為直下式(direct?type)及側光式(edge?type)。例如在中小型LCD用背光單元主要使用利用了側光燈的側光式背光。
這種背光單元包括光源及多個光學片,光學片選擇性地組合利用擴散片、棱鏡片以及DBEF等增亮片等。考慮到側光式背光及直下式背光產生的光線的特性決定圖像的品質,因此多個光學片構成為發射的光線均勻且顯示高亮度的特性。
以往,為了提高背光單元組裝工序的操作性,在平坦的底座部沿著垂直方向排列以層疊以及堆疊光學片組,這些光學片組是根據不同式樣的各背光單元適當地組合多個光學片而成,操作人員根據需要,按不同的光學片組進行揀選,使用于背光單元的組裝工序中。
另外,為了能夠準確、簡便地組裝背光單元,各光學片的一側邊緣向外側方向突出有組裝用凸塊(lug),并且在這種組裝用凸塊上形成有組裝孔,以組裝在背光單元的盒體一側。此外,組裝孔主要以鉆孔方式加工,因此組裝孔的邊緣呈向上或向下突出的形狀。
由此,在層疊多個光學片時,由于光學片的組裝用凸塊的部分或者全部彼此重疊的過程中組裝用凸塊僅以向上彎曲的狀態層疊,因此導致多個光學片出現彎曲及褶皺,若以這種彎曲、褶皺的狀態組裝光學片,則降低背光單元的品質及可靠性。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鑒于如上所述的問題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光學片堆疊裝置及利用該裝置制造背光單元的方法,所述光學片堆疊裝置在上下方向堆疊多個光學片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組裝用凸塊引起光學片上發生彎曲及褶皺的現象,以此能夠大幅度提高背光單元的生產效率。
問題解決手段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光學片堆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部,該底座部具備用于以上下方向堆疊多個光學片的平坦的上表面、第一邊緣、與所述第一邊緣垂直的第二邊緣、位于所述第一邊緣的對面的第三邊緣以及與所述第三邊緣垂直的第四邊緣;
一個以上的第一排列構件,沿著垂直方向直立于所述底座部的第一邊緣;以及
一個以上的第二排列構件,沿著垂直方向直立于所述底座部的第二邊緣,
在所述底座部的第三邊緣形成有一個以上的槽部,
所述光學片具備第一邊緣、與所述第一邊緣垂直的第二邊緣、位于所述第一邊緣的對面的第三邊緣以及與所述第三邊緣垂直的第四邊緣,
在所述光學片的第三邊緣形成有一個以上的組裝用凸塊,
多個光學片以在所述底座部的槽部重疊放置光學片的組裝用凸塊的方式,堆疊在底座部的上表面。
所述光學片的第二邊緣及第四邊緣的長度與所述底座部的第二邊緣及第四邊緣的到所述槽部的距離實質上相同。
所述槽部的寬度大于所述光學片的組裝用凸塊的寬度,所述槽部的長度大于所述光學片的組裝用凸塊的長度。
所述槽部在所述底座部的第三邊緣形成為朝向所述第三邊緣的外側方向開放的結構。
所述槽部在所述底座部的第三邊緣形成為相對于所述第三邊緣的外側方向封閉的結構。
所述槽部在所述底座部的第三邊緣形成為單一的槽部,該單一的槽部具有能夠同時收容各光學片的所有組裝用凸塊的寬度及長度。
所述第一排列構件延伸于所述底座部的第一邊緣的整個長度,所述第二排列構件延伸于底座部的第二邊緣的整個長度,所述第一排列構件的一側端部與所述第二排列構件的一側端部相互接觸。
在所述底座部的第一邊緣隔著規定間隔形成有多個第一排列構件,在所述底座部的第二邊緣隔著規定間隔形成有多個第二排列構件。
本發明的另一側面涉及制造背光單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準備光學片的步驟,準備使用于背光單元的光學片及光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可隆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可隆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88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