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收裝置、發送/接收系統、接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7954.1 | 申請日: | 2013-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05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久禮嘉伸;五十嵐卓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442 | 分類號: | H04N21/442;H04N21/61;H04W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慶;吳孟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收 裝置 發送 系統 方法 程序 | ||
提供了一種即使在內容數據的多播傳輸期間網絡環境從一個接收裝置改變至另一個時接收合適質量的數據的方法。提供了一種接收裝置,該接收裝置設置有:接收部,從多個傳輸裝置接收通過多播傳輸在物理層中以各自不同的傳輸速率傳輸的流數據;獲取部,獲取關于接收裝置與傳輸裝置之間的網絡環境的變化的環境變化信息;以及連接目的地選擇部,基于獲取的環境變化信息從多個傳輸裝置中選擇一個作為接收部的連接目的地。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內容涉及接收裝置、發送/接收系統(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接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術
最近,對于諸如視頻和音頻的多媒體數據從發送裝置(transmission device)至多個接收裝置(例如,移動終端)的無線流傳輸的需求逐漸增長。例如,發送裝置預先以多個傳輸速率對內容進行壓縮并且通過IP多播(multicasting,組播)傳輸該內容,而接收裝置根據接收裝置與發送裝置之間的網絡的擁塞條件選擇性地在適當的傳輸速率之間進行切換的同時接收該內容。
對應于IP多播的方法可以是使用用戶數據報協議(UDP)作為傳輸協議的IETFRFC3550中規定的實時傳輸協議(RTP)的流方法,及其他已知的RTP流方法。RTP流還能夠經由符合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局域網(LAN)傳輸至接收裝置,并且在通過多播傳輸至多個接收裝置的情況下是有效的。
特別地,當考慮至多個接收裝置的傳輸時,在有線連接的情況下,可以獨立地連接中繼器與接收裝置之間的鏈路。然而,在無線傳輸的情況下,所有的接收裝置共享無線傳輸頻帶,并且因為不能有效地執行至多個接收裝置的單播傳輸,所以多播的使用是有效的。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2001-320324A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同時,在通過多播傳輸實現一對多通信的情況下,因為發送裝置與接收裝置之間的無線傳輸環境不同,期望的是在根據發送裝置上的傳輸環境來調整媒體數據的傳輸速率與物理層中的傳輸速率速率)的同時傳輸。然而,由于多播傳輸的局限性,以一個傳輸速率執行從傳輸終端對所有接收終端的傳輸,因此存在處于不同的傳輸環境中的接收裝置將不能接收合適質量的數據的風險。
因此,本公開內容提出了一種當在內容數據的多播傳輸期間網絡環境在從一個接收裝置改變至另一個時,接收合適質量的數據的方法。
問題的解決方案
根據本公開內容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接收裝置,包括:接收部,從多個傳輸裝置(transmitter)接收通過多播傳輸在物理層中以各自不同的傳輸速率傳輸的流數據(stream data)的;獲取部,獲取接收裝置與所述傳輸裝置之間的網絡環境的變化相關的環境變化信息;以及連接目的地選擇部,基于獲取的環境變化信息從所述多個傳輸裝置中選擇一個傳輸裝置作為接收部的連接目的地。
根據本公開內容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發送/接收系統,包括:多個傳輸裝置,通過多播傳輸在物理層中以各自不同的傳輸速率傳輸流數據,以及一個或者多個接收裝置,從傳輸裝置接收通過所述多播傳輸所傳輸的流數據。該接收裝置包括:接收部,從多個傳輸部接收通過多播傳輸在物理層中以各自不同的傳輸速率所傳輸的流數據;獲取部,獲取接收裝置與傳輸裝置之間的網絡環境的變化相所關的環境變化信息;以及連接目的地選擇部,基于獲取的環境變化信息從多個傳輸裝置中選擇一個傳輸裝置作為接收部的連接目的地。
根據本公開內容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接收方法,包括:從多個傳輸裝置接收通過多播傳輸在物理層中以各自不同的傳輸速率傳輸的流數據;獲取與傳輸裝置之間的網絡環境的變化相關的環境變化信息;以及基于獲取的環境變化信息從多個傳輸裝置中選擇一個傳輸裝置作為接收部的連接目的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79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