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與不連續接收相關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7760.1 | 申請日: | 2013-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06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鄺維國;石念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6/28 | 分類號: | H04W76/2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唐文靜 |
| 地址: | 瑞典斯***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續 接收 相關 方法 設備 | ||
公開了與不連續接收(DRX)模式相關的方法和設備。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無線電網絡控制器檢測操作在不連續接收模式下的用戶設備已經在隨機接入信道RACH上執行上行鏈路傳輸,以及向接收所述上行鏈路傳輸的節點B發送信號,所述信號向節點B指示UE已經執行所述上行鏈路傳輸并且正在持續監視下行鏈路傳輸,其中所述信號包括標識UE的信息。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公開了與在蜂窩無線電網絡中操作的用戶設備(UE)的不連續接收(DRX)相關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蜂窩無線電網絡正在不斷演進。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是設立移動通信標準的組織。標準被建立為多個版本。隨著新版本的發布,向標準中加入新功能。
在3GPP版本7和版本8中,已經做出了眾多增強,來提高所謂的CELL_FACH狀態的性能,CELL_FACH狀態是針對隨機接入和短傳輸的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狀態。所述增強可以列出如下:
·Rel-7:CELL_FACH狀態中的高速-下行鏈路共享信道(HS-DSCH)接收
·Rel-8:CELL_FACH狀態中的增強的上行鏈路
·Rel-8:增強的用戶設備(UE)不連續接收(DRX)
以上列出的前兩個增強允許分別以HS-DSCH和增強的專用信道(E-DCH)替代前向接入信道(FACH)和隨機接入信道(RACH),來用作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傳輸信道。這些新傳輸信道為處于CELL_FACH狀態的UE提供高得多的帶寬。
然而,支持這些功能的UE必須使用新的傳輸信道(當其可用時)。即使例如當那些信道中存在擁塞時,也不存在回退到RACH和/或FACH的選項。UE和網絡二者必須不斷嘗試,直至傳輸成功。
引入增強的UE DRX來降低電池消耗。在版本8之前,處于CELL_FACH狀態的UE需要持續監視下行鏈路(DL)傳輸。對于增強的UE DRX,UE能夠在上行鏈路和/或下行鏈路不活動的時間達到指定時段之后進入不連續接收(DRX)模式。當在這種模式中操作時,UE僅需要每個DRX周期一次地在一個短時段內監視DL活動。對于剩余的時間,UE可以關閉其接收機,從而顯著降低了所使用的電量。
在這種模式被激活的情況下,下行鏈路傳輸必須觀察UE的DRX樣式(pattern)。僅能夠在UE正在偵聽網絡的短間隔期間發送數據。還提供了UE在接收下行鏈路數據之后離開DRX模式的選項。增強的UE DRX的先決條件是:使用HS-DSCH作為下行鏈路傳輸信道。然而,在UL上可以使用RACH或E-DCH中的任一個。
3GPP TSG RAN會議#54已經在工作項目“Further Enhancements to CELL_FACH(CELL_FACH的進一步增強)”中一致同意引入以下內容等:
·長得多的第二DRX周期。
·用于當針對接入E-DCH的請求被拒絕時回退到RACH的RRC信令的可能性。
操作在CELL_FACH中的DRX模式下的UE的行為取決于是E-DCH還是RACH被配置為上行鏈路傳輸信道而不同。當配置了E-DCH時,在上行鏈路傳輸之后,UE必須離開DRX模式,即開始持續監視/偵聽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中的下行鏈路傳輸,只要不活動定時器還沒有期滿。后續,UE可以接入HS-DSCH。
然而,當RACH被配置為上行鏈路傳輸信道時,當前的3GPP規范不允許UE離開DRX模式。相反,在上行鏈路傳輸之后,UE將根據DRX樣式立即關閉接收機。下行鏈路上響應的傳輸必須等待UE正在偵聽/監視下行鏈路傳輸的時機。如果上行鏈路消息是用于信令的目的,例如,用于建立或控制時間要求嚴格的應用,則該等待可能引入大的且不必要的延遲。
隨著Rel-11中引入長得多的DRX周期(秒的量級),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未經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77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