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密封膠成型噴嘴、密封膠成型裝置、密封膠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7502.3 | 申請日: | 2013-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9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繩田憲志;鈴木章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05C17/005 | 分類號: | B05C17/005;B05C5/00;B05D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封膠 成型 噴嘴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密封膠涂敷/成型的技術。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水或燃料等從航空器、車輛、汽車等具備的油箱等的結合部泄漏,已知在結合部涂敷密封膠(密封劑)的技術。很多情況下,要求使密封膠成型,以使其滿足規定的外觀品質(尺寸或形狀)。
但是,使用刮刀等通過手工作業使密封膠成型的情況下,尺寸或形狀會產生偏差,難以獲得規定的外觀品質。另外,密封膠的成型作業需要大量的時間。
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用于密封膠成型的噴嘴。根據該技術,噴嘴主體形成為矩形筒狀。另外,噴嘴主體的前壁的引導部與工件(密封對象)的表面形狀一致地形成。進而,噴嘴主體的后壁的成型部使密封膠被擠出成所希望的形狀。當使噴嘴的前壁朝向前進方向移動時,前壁的引導部實現引導的作用,沿著工件的表面移動。后壁的成型部讓被擠出的密封膠成型為所希望的形狀。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3855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密封膠成型時能夠抑制尺寸或形狀的偏差,從而獲得規定的外觀品質的技術。
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個觀點提供一種密封膠成型噴嘴,其用于對第一平面中截面形狀為臺階形狀的對象進行密封。該密封膠成型噴嘴具備使密封膠成型的成型部、和在與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一方向上設置在與成型部鄰接的位置的引導部。成型部具備:與臺階形狀的上段的上表面接觸的第一接觸部、與臺階形狀的下段的上表面接觸的第二接觸部、成型面、密封膠供給孔。成型面形成為,與第一平面正交,并且連接第一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之間。密封膠供給孔是為了向被成型面和對象包圍的空間供給密封膠而設置的。引導部具備引導面。該引導面形成為,與第一平面正交,并且與上段的棱角部線接觸。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密封膠成型裝置。該密封膠成型裝置具備上述的密封膠成型噴嘴、和向密封膠供給孔供給密封膠的密封膠供給部。
再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密封膠成型方法,對第一平面中截面形狀為臺階形狀的對象進行密封。該密封膠成型方法包括:(A)使密封膠成型噴嘴與對象接觸的步驟。在此,密封膠成型噴嘴具備使密封膠成型的成型部、和在與第一平面正交的第一方向上設置在與成型部鄰接的位置的引導部。成型部具備:與臺階形狀的上段的上表面接觸的第一接觸部、與臺階形狀的下段的上表面接觸的第二接觸部、成型面、密封膠供給孔。成型面形成為,與第一平面正交,并且連接第一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之間。密封膠供給孔是為了向被成型面和對象包圍的空間供給密封膠而設置的。引導部具備引導面。該引導面形成為,與第一平面正交,并且與上段的棱角部線接觸。密封膠成型方法還包括(B)通過密封膠供給孔向空間供給密封膠的步驟、(C)一邊使引導部相對于成型部先行,一邊使密封膠成型噴嘴沿第一方向移動的步驟。
根據本發明,在密封膠成型時,能夠抑制尺寸或形狀的偏差,獲得規定的外觀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地表示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對象和密封膠的立體圖;
圖2是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對象和密封膠的XZ剖視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裝置的概念圖;
圖4是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噴嘴的立體圖;
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噴嘴的成型部的XZ剖視圖;
圖6是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噴嘴的立體圖;
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噴嘴的引導部的XZ剖視圖;
圖8是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噴嘴的YZ側視圖;
圖9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密封膠成型方法的概念圖;
圖10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效果的XZ剖視圖;
圖11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效果的XZ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1.密封對象及密封膠
圖1是示意地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密封對象100和密封膠的立體圖。密封對象100具有兩個部件重合在一起的部分,通過這兩個部件的重合而形成臺階。即,密封對象100具有“臺階形狀(階梯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75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氧化鈰廢磨料的再生方法
- 下一篇:排氣組件及包括所述排氣組件的貯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