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車輛用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7499.5 | 申請日: | 2013-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9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川村智樹;清水宏文;橫山敦明;平野出穗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1/00 | 分類號: | B60K1/00;B60K6/26;B60K6/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勁松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車輛 用強電 單元 搭載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搭載于電動車輛的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
背景技術
僅以電動機為驅動源的電動車輛及兼備電動機和內燃機為驅動源的混合動力車輛,作為強電單元具備電動機和驅動控制電動機的逆變器。在JP2009-201218A中記載有下述的構造,收納逆變器的逆變器殼體配置于收納電動機的電動機殼體的上側,形成機電一體單元,該機電一體單元通過設置于電動機殼體的車身固定部固定于車身。這樣,如果在車輛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強電單元時,與在車輛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情況相比,具有容易確保電動機室內空間這樣的優點。
然而,當車輛發生碰撞的情況下,機電一體單元因慣性力進行以車身固定部為中心的旋轉運動。此時,如上述,如果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逆變器殼體和電動機殼體時,則與在車寬方向排列配置的情況比較,由于從車身固定部至逆變器殼體的重心的距離增長,所以車輛碰撞時作用于逆變器殼體的慣性力矩增大。而且,作用于逆變器殼體的慣性力矩越大,逆變器殼體與電動機室內的其它零件等碰撞的情況的碰撞負荷越大,逆變器殼體破損的可能性增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搭載一種電動車輛用的強電單元,以降低車輛碰撞的情況下的對強電單元的碰撞負荷,防止強電單元的破損。
根據本發明的某方式,具備:第一強電單元,其在車寬方向的兩端具有用于固定于車身的車身固定部;第二強電單元,其排列配置于第一強電單元的車輛上下方向上側,第二強電單元的包含于第二強電單元的強電重量零件配置于車輛上下方向最下面。
附圖說明
圖1A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用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的側面圖;
圖1B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用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的正面圖;
圖2A是現有的機電一體構造的正面圖;
圖2B是本實施方式的機電一體構造的正面圖;
圖3A是表示與圖1B相同的機電一體構成的圖;
圖3B是表示逆變器的凸部的其它例的圖;
圖3C是表示逆變器的凸部的再其它例的圖;
圖4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用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的正面圖;
圖5A是表示逆變器具有凸部的情況的最下面的圖;
圖5B是對逆變器的下面為平板的情況的最下面表示的圖;
圖6A是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用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的正面圖;
圖6B是圖6A的區域A的放大圖;
圖7是表示碰撞時的機電一體構成的狀態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圖1A是從車寬方向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用強電單元的搭載構造的圖(側面圖),圖1B是相同地從車輛前方觀察的圖(正面圖)。另外,在圖1A中圖面左側為車輛前方。
作為第一強電單元的電動機2是例如永久磁鐵式同步電動機,包含沿車寬方向延長的圓筒構造的殼體3、配置于殼體3的車寬方向兩端的逆變器固定部4而構成。而且,電動機2經由設置于車寬方向的兩端的支架5固定于車輛上。
作為第二強電單元的逆變器1包含后述的功率模塊7及平滑電容器8等強電零件、收納它們的逆變器殼體9、平板構造的冷卻器6而構成,向電動機2輸出三相電流。而且,逆變器1設置于電動機2的上部。此外,逆變器1和電動機2螺栓聯接。另外,冷卻器6與逆變器殼體9的上部螺栓聯接。
在逆變器殼體9的內部,例如,如圖1B所示,強電零件之中質量相對大的零件(強電重量零件)即功率模塊7及平滑電容器8從車輛正面觀察以收納于左右的逆變器固定部4之間的方式通過螺栓聯接固定。
另外,逆變器1的下面1B為一部分向車輛上下方向下側突出的凸部1A,該凸部1A與形成于電動機2的兩個逆變器固定部4之間的凹部2A卡合,逆變器1和電動機2為一體的結構。
圖2是用于對逆變器1的低重心化進行說明的圖,圖2A表示下面為平板的逆變器1和電動機2的組合,圖2B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逆變器1和電動機2的組合。
作為電動機2,一直以來,在左右的逆變器固定部4之間即處于殼體3的上部的部分空出空間(凹部2A)。在這種電動機2的上部配置逆變器1的情況下,只要逆變器1的底面為平板,則如圖2A所示,一直空出凹部2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74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用座椅
- 下一篇:縮水甘油官能化的陰離子交換固定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