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45895.4 | 申請日: | 2013-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3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崎裕史;濱福幸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12;H01M2/2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陳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具有多個電池的電池模塊多個連接而成的電池模組。
背景技術
將多個電池收容于殼體中從而能夠輸出規定的電壓和容量的電池包被廣泛用作各種機器、車輛等的電源。其中,已開始采用下述技術:將通用的電池并聯和/或串聯連接,構成輸出規定的電壓和容量的電池模塊,將該電池模塊多個連接,構成電池模組。通過將該電池模組多種組合,能夠對應各種各樣的用途。
另一方面,隨著構成電池模組的電池的高性能化,不僅確保電池自身的安全性很重要,確保多個電池集合而成的電池模組中的安全性也變得很重要。特別是,在由于電池內的內部短路等引起的發熱而產生氣體、安全閥工作、高溫氣體被釋放到電池外的情況下,當周邊的電池被暴露于高溫氣體時,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的電池,引起連鎖性劣化。
針對這樣的問題,專利文獻1記載了下述結構的電池模組:通過與電池抵接而配設的配線基板,將收容有多個電池的筐體劃分成收容電池的收納部和將從電池排出的氣體排至筐體外的排氣室。通過設置這樣的排氣機構,從發生了異常的電池中排出至排氣室的氣體被排至筐體外而不會再侵入收納部,從而能夠防止正常的電池被暴露于高溫氣體中。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749513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具有排氣機構的電池模組由于不是密閉結構,因此例如將包含多個電池模組的電池包搭載于汽車等車輛的情況下,當車輛行駛過水路等時,海水等水有可能會浸入電池包。
但以往,出于某些原因,對于海水等水浸入電池包內的情況下的電池包的安全性,幾乎沒有考慮。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發明,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萬一海水等水浸入電池包內的情況下也能夠維持安全性的電池包。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電池模組是多個電池模塊串聯連接而成的電池模組,電池模塊具有并聯連接的多個電池,電池具備將該電池內產生的氣體排出的敞開部。電池模塊具有將多個電池以敞開部的朝向一致的方式收容的保持架、配置在保持架之上且將電池的敞開部側的電極并聯連接的母線、以及配置在母線上且在與該母線之間劃分出將從敞開部排出的氣體排至所述電池模塊外的排氣室的蓋體,在至少2個以上的電池模塊中,蓋體相互物理性連接。蓋體由鋁構成,母線由銅構成。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即使在萬一海水等水浸入電池包內的情況下,也能夠維持電池包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中的電池模塊中使用的電池的結構的剖面圖。
圖2是表示構成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中的電池模組的電池模塊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將圖2所示的電池模塊組裝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4是圖3所示的電池模塊的剖面圖。
圖5是示意地表示電池模組浸在海水等中時產生的現象的圖。
圖6(a)、(b)是圖5所示的狀態的等效電路圖。
圖7是表示相互層疊配置的電池模塊的各正極母線上析出的析出物達到各蓋體的內表面的狀態的圖。
圖8(a)、(b)是圖7所示的狀態的等效電路圖。
圖9是示意地表示由蓋體的溶出引起的短路通路的遮斷的圖。
圖10是示意地表示由蓋體的溶出引起的短路通路的遮斷的圖。
圖11是表示將電池模塊間串聯連接的方法的一個例子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另外,本發明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而且,在不脫離產生本發明效果的范圍的范圍內,可以適當變更。進而,也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組合。
本發明的電池模組為將具有多個電池的電池模塊多個連接而成的結構。構成各電池模塊的多個電池并聯連接,構成電池模組的多個電池模塊串聯連接。
圖1是表示本發明一個實施方式中的電池模塊中使用的電池100的結構的剖面圖。另外,本發明的電池模塊中使用的電池100例如可以使用如圖1所示的圓筒形的鋰離子二次電池。
以下,參照圖1,對電池100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另外,本發明的電池模塊中使用的電池100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正極1和負極2隔著隔膜3卷繞而成的電極組4與非水電解液(未圖示)一起被收容于電池殼體7中。在電極組4的上下配置絕緣板9、10,正極1通過正極引線5與過濾器12接合,負極2通過負極引線6與兼為負極端子的電池殼體7的底部接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58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