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涂層布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5199.3 | 申請日: | 2013-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3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田中伸明;土倉弘至;山田諭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6M15/643 | 分類號: | D06M15/643;B60R21/23;B60R21/235;D03D1/02;D03D11/00;D06M101/32;D06M10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涂層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合于氣囊的涂層布,特別涉及對于保護氣囊主體中的氣體發生器連接用的開口部的周緣有用的布帛。
背景技術
氣囊裝置是在車輛的碰撞時通過氣囊裝置瞬時地膨脹來保護乘客的裝置,通常具備作為氣體發生器的氣體發生器(inflate)和通過氣體發生器氣體而進行膨脹的由合成纖維的布帛形成的氣囊,但從氣體發生器吹出的氣體溫度非常高,因此對該高溫氣體直接接觸的氣體發生器連接用開口周緣部實施了用于強化耐熱性的應對。
提出了例如通過對形成為袋狀的氣囊的接合部部分地厚涂樹脂涂覆量來提高氣體發生器氣體導入部的耐熱性的基布(專利文獻1)。然而,該技術是對基布整面實施薄涂,然后對必要部分實施反復涂布的技術,但涂布進行多次,有成本變高這樣的問題。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氣囊的內面的氣體發生器連接用開口部的周緣部的耐熱性,提出了一種氣囊,其特征在于,配置氣囊主體基布和防火布,在氣囊主體基布與防火布之間具有成為層狀的耐熱溫度250度以上的隔熱樹脂層。(專利文獻2)。然而,目前所使用的氣體發生器氣體進行高溫化,或爆炸時的瞬間的溫度也成為2000度以上,因此對于一般的耐熱性樹脂而言不能耐受該高溫氣體。
此外,提出了在氣體發生器安裝用開口部的周圍重合加強布等而縫制的方法(專利文獻3)。該手段是對氣囊的主體用基布重疊兩塊加強布,但關于加強布本身的構成沒有公開,加強布本身是否耐受現在所使用的氣體發生器氣體的高溫還不清楚。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26138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11498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8-22504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可以抑制由氣體發生器產生的高溫氣體所引起的對氣囊主體用基布的破壞的耐熱性高的布帛。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通過使用立體結構織物可以實現該目的。即本發明如下。
(1)一種涂層布,其特征在于,是在立體結構織物的至少一面,以每一面50~500g/m2的附著量涂覆有彈性體樹脂層的涂層布,布帛的內部具有空洞,其空洞率為15~60%,
(2)上述涂層布,其用于以下用途:安裝在氣囊的氣體發生器連接用開口周緣部,
(3)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涂層布,構成立體結構織物的纖維為合成纖維,上述纖維的總纖度為100~700dtex,單絲纖度為1~7dtex,
(4)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涂層布,在立體結構織物的兩面涂覆有彈性體樹脂層,一方的彈性體樹脂層的附著量為200g/m2以下,
(5)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涂層布,立體結構織物的厚度為0.5~2.5mm,
(6)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涂層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提花織機或多臂織機由合成纖維制造立體結構織物,在該織物的至少一面涂覆彈性體樹脂,
(7)一種氣囊,在安裝在氣囊裝置的氣體發生器連接用開口周緣部的部分縫合有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涂層布。
發明的效果
通過本發明,可以獲得適合于耐受高溫氣體的氣囊的涂層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涂層布的截面示意圖。
圖2為顯示充氣試驗的構成的示意圖。(a)為主視圖,(b)為(a)的X-X’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涂層布形成以包含纖維的立體結構織物為基本結構的、例如圖1所示那樣的構成。這里所示的是顯示涂層布1的一例的截面圖,圖1的立體結構織物2成為三層織物,由多根纖維3構成。立體結構織物2被彈性體樹脂涂覆,形成彈性體樹脂層4,而且在纖維之間或根據情況在被樹脂包圍的空間存在適當體積的空洞5。
作為構成立體結構織物的纖維的原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酰胺系纖維、聚酯系纖維、芳族聚酰胺系纖維、人造絲系纖維、聚砜系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系纖維等合成纖維。其中優選為大量生產性、經濟性優異的聚酰胺系纖維、聚酯系纖維。
作為聚酰胺系纖維,可舉出例如,由尼龍6、尼龍66、尼龍12、尼龍46、尼龍6與尼龍66的共聚聚酰胺、使聚亞烷基二醇、二羧酸、胺等與尼龍6共聚而成的共聚聚酰胺等形成的纖維。尼龍6纖維、尼龍66纖維的耐沖擊性特別優異,因此優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株式會社,未經東麗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519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