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便攜式終端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80040742.0 | 申請日: | 2013-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9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上野高史;宮內裕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普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G06F1/16;G06F1/26;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謝攀,徐紅燕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高效率地對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進行放熱的便攜式終端。
背景技術
一般的便攜式終端具備顯示面板、安裝有電子部件的電路基板、以及對電路基板和顯示面板供給電源的充電池。此外,電路基板和充電池被收納在殼體內,在殼體的開口面布置顯示面板。此時,在顯示面板的背面?zhèn)炔贾秒娐坊澹⑶以陔娐坊宓谋趁鎮(zhèn)炔贾贸潆姵?。然后利用從充電池供給的電力來驅動電子部件和顯示面板。然而,在便攜式終端的使用中電子部件發(fā)熱,因此,存在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向顯示面板局部性地熱移動而使顯示等級降低的問題。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便攜式終端的冷卻方案。該冷卻方案是使柔性且向面內方向的熱傳導性優(yōu)良的傳導片材在殼體內覆蓋于電子部件。由此,電子部件的熱經由傳導片材向殼體側熱移動,從而冷卻電子部件。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9886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當在上述便攜式終端中使用專利文獻1的冷卻方案時,存在由于將傳導片材收納在殼體內而使便攜式終端的厚度增加并且便攜式終端的制造成本上升的問題。
于是,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抑制制造成本并且高效率地對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進行放熱而防止顯示面板的顯示等級的降低的便攜式終端。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電路基板,布置在殼體內,安裝有電子部件;顯示面板,布置在所述殼體的開口面;以及充電池,布置在所述顯示面板和所述電路基板之間。
根據(jù)該結構,利用從充電池供給的電力來驅動電子部件和顯示面板。此時,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從電路基板向充電池熱移動。充電池的熱容量大,移動了的熱在充電池進行蓄熱而擴散。
此外,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終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結構中,具備金屬板,所述金屬板延伸在比所述電路基板外周側并且布置在所述充電池和所述電路基板之間。根據(jù)該結構,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從電路基板向熱阻低的金屬板熱傳導。此時,金屬板延伸在比電路基板外周側,熱移動到金屬板后的熱在面方向上擴散。由此,防止熱從電子部件向充電池局部性地移動。
此外,本發(fā)明的便攜式終端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結構中,面向所述殼體的底面布置所述電路基板的安裝面,所述殼體的底面和所述電子部件經由間隙而對置。根據(jù)該結構,空氣與電路基板相比較,熱阻較高。此外,熱量容易向熱阻低的方向移動。因此,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從電路基板向充電池側熱移動而難以向對置的殼體的底面熱移動。因而,防止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向殼體局部性地熱移動。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電子部件產生的熱從電路基板向充電池熱移動。充電池的熱容量大,熱移動了的熱在充電池進行蓄熱而擴散。由此,充電池能對從電子部件傳向顯示面板的熱進行遮斷,從而防止顯示面板的顯示等級降低。此外,能高效地進行電子部件的放熱,從而抑制電子部件的性能的降低。此外,能使用充電池來實現(xiàn)電子部件的放熱,從而能抑制便攜式終端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附圖來詳述本發(fā)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1的分解立體圖。
關于便攜式終端1,在表面布置有顯示面板11,背面?zhèn)缺粴んw15覆蓋。殼體15由鋁等金屬形成,從底面15a的周緣豎立設置周壁15b而形成為上表面開口的箱狀。在殼體15內收納有電路基板14、金屬板13以及充電池12。
關于電路基板14,在安裝面14b安裝有電子部件14a,安裝面14b與殼體15的底面15a對置地配置。電子部件14a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單元)、無線電路部件、充電電路部件等發(fā)熱部件。
金屬板13由鋁等形成,嵌合于殼體15的周壁15b的內表面而對殼體15進行加強。此外,金屬板13被形成為延伸在比電路基板14外周側,具有從周部豎立設置的周壁13a而收納充電池12。
充電池12由鋰電池等構成,向便攜式終端1的各部分供給電力。此外,充電池12被布置為與金屬板13的上表面相接。
顯示面板11由液晶面板、有機EL面板等構成,被布置在殼體15的開口面。在顯示面板11的表面形成有觸摸面板。通過顯示面板11來顯示信息并且進行便攜式終端1的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普株式會社,未經夏普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07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下載應用的方法及系統(tǒng)
- 下一篇:高壓放電燈點燈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