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磁繼電器的熔敷檢測裝置以及其熔敷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40403.2 | 申請日: | 2013-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8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12 |
| 發明(設計)人: | 木下政宏;巖坂博之;中村涉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姆龍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H47/00 | 分類號: | H01H47/00;H01H50/54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金相允;向勇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繼電器 檢測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電磁繼電器中的可動觸點有無熔敷的熔敷檢測裝置,該電磁繼電器構成為,在設置成能夠在勵磁線圈的中心軸方向上往返移動的驅動軸的一端配置可動鐵芯,在該驅動軸的另一端配置可動觸點,可動鐵芯與可動觸點一體地往返移動。
背景技術
在電磁繼電器的觸點接通(ON)時會產生電弧而導致觸點熔敷,從而產生即使斷開電源之后觸點仍保持著接通的狀態的不良現象。已知有如下的結構:為了檢測出這樣的電磁繼電器的觸點的熔敷狀況,將接通/斷開(ON/OFF)觸點的電流流入線圈,確認實際上觸點的接通/斷開,由此來檢測觸點的熔敷狀況。
但是,在不接通觸點,即保持著電磁繼電器的觸點斷開(OFF)的狀態下檢測有無熔敷的期望很強烈。
對這種在保持電磁繼電器的觸點斷開的狀態下檢測有無熔敷的現有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0為用于說明現有的熔敷檢測裝置的電路圖。該熔敷檢測裝置具有:電池91,其串聯連接了多個電池單元92;接觸器(contactor)93,其與電池91的正極側以及負極側的輸出端串聯連接,向負載40供電;控制電路94,其控制接觸器93的接通/斷開;熔敷檢測電路95,其檢測接觸器93的觸點80的熔敷狀況。
接觸器93具有與電池91的正極側連接的正極側的接觸器93A、與負極側的輸出連接的接觸器93B。負載40為經由DC/AC(直流/交流)轉換器42連接的電動機43和發電機44,在DC/AC轉換器42的初級側有大容量的電容器41。
正極側的接觸器93A連接在電池91的正極側與正極的輸出端子99之間,負極側的接觸器93B連接在電池91的負極側與負極的輸出端子99之間。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和負極側的接觸器93B具有控制觸點80的接通/斷開的勵磁線圈81。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和負極側的接觸器93B是指,分別具有勵磁線圈81的繼電器,以便于各自能夠獨立地進行控制。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和負極側的接觸器93B實現如下的切換:在向勵磁線圈81通電的狀態下接通觸點80,在停止通電的狀態下斷開觸點80。
當將點火開關切換至接通時,電源裝置保持正極側的接觸器93A斷開,將負極側的接觸器93B切換至接通,在該狀態下,利用與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并聯連接的預充電電路96給電容器41預充電。在將電容器41預充電之后,將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從斷開切換至接通,使行駛用電池91與負載40連接。此后,將預充電電路96的預充電開關98切換至斷開。
預充電電路96為預充電電阻97與預充電開關98的串聯電路,并與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并聯連接。在將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切換至接通之前,先將預充電開關98切換至接通,用行駛用電池91給電容器41充電。預充電電阻97限制行駛用電池91對電容器41進行充電的電流。預充電電路96一邊用預充電電阻97限制充電電流一邊給電容器41充電。
當將車輛的點火開關切換至斷開時,控制電路94將接觸器93切換至斷開。控制電路94阻斷正極側的接觸器93A和負極側的接觸器93B的勵磁線圈81的通電,即,將勵磁線圈81切換至斷開,使其處于非通電狀態。在正常地工作的狀態下,勵磁線圈81為非通電狀態的接觸器93切換至斷開狀態。但是,觸點80被熔敷的接觸器93在勵磁線圈81的非通電狀態下,也不會將觸點80切換至斷開,并是保持在接通狀態。
在控制電路94使勵磁線圈81處于非通電狀態的狀態下,通過熔敷檢測電路95檢測是否已將接觸器93切換至斷開,即,接觸器93的觸點80是否熔敷。熔敷檢測電路95檢測勵磁線圈81的電感,根據電感的值來檢測接觸器93的熔敷狀況。
圖11的(a)為示出被檢測有無熔敷的接觸器93的接通狀態(熔敷狀態)的剖視圖,圖11的(b)為示出接觸器93的斷開狀態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姆龍株式會社,未經歐姆龍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404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