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NdFeB系燒結磁體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39498.6 | 申請日: | 2013-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80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佐川真人;溝口徹彥;宇根康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因太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F41/02 | 分類號: | H01F41/02;B22F1/00;B22F3/00;B22F9/04;H01F1/057;H01F1/08;C22C3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ndfeb 燒結 磁體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NdFeB(釹·鐵·硼)系燒結磁體的制造方法。此處,“NdFeB系磁體”是指以Nd2Fe14B為主相的磁體,但不限于僅含有Nd、Fe和B的磁體,也可以是含有Nd以外的稀土元素、Co、Ni、Cu、Al等其它元素的磁體。本發明的NdFeB系燒結磁體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兩者:制造用于進行基于后述的晶界擴散法的處理(以下,稱為“晶界擴散處理”)的基材的方法,以及制造其自身用作磁體而不進行晶界擴散處理的磁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NdFeB系燒結磁體于1982年被佐川(本發明人)等發現,其具有顯著超越當時的永久磁體的特性,具有能夠由Nd(稀土類的一種)、鐵和硼這樣的較豐富且廉價的原料來制造的優點。因此,NdFeB系燒結磁體被應用于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的驅動用馬達、電動輔助型汽車用馬達、產業用馬達、硬盤等的音圈馬達、高級揚聲器、耳機、永久磁體式磁共振診斷裝置等各種制品中。這些用途中使用的NdFeB系燒結磁體要求具有高矯頑力HcJ和高最大磁能積(BH)max。
已知在NdFeB系燒結磁體中,通過使內部存在Dy、Tb等重稀土元素RH,在施加與磁化方向相反的磁場時,難以產生反向磁疇,由此使矯頑力提高。反向磁疇具有最初在NdFeB系磁體的主相粒子的表面附近產生、并從該處向主相粒子的內部和相鄰的主相粒子擴散這樣的特性。因此,為了防止最初的反向磁疇的產生,只要RH存在于主相粒子的表面附近即可,由此能夠防止在主相粒子表面產生反向磁疇。另一方面,若RH的含量增加,則剩余磁通密度Br降低,由此會產生最大磁能積(BH)max也降低這樣的問題。因此,為了 盡量抑制最大磁能積(BH)max的降低、并且提高矯頑力(使反向磁疇難以形成),理想的是,與主相粒子的內部相比,使表面附近存在更高濃度的RH。
作為使NdFeB系燒結磁體中存在RH的方法,有在制作起始合金的階段添加RH的方法(單合金法)。另外,有制作不含RH的主相系合金和添加了RH的晶界相系合金這2種起始合金的粉末并將它們相互混合、使其燒結的方法(雙合金法)。進而,還有如下方法:在制作NdFeB系燒結磁體后,將其作為基材,通過對表面涂布、蒸鍍等而使RH附著,并進行加熱,由此使RH從基材表面穿過基材中的晶界而擴散至該基材內部(晶界擴散法)(專利文獻1)。
這些方法之中,對于單合金法而言,由于在起始合金粉末的階段中主相粒子內就均勻地包含RH,因此會導致基于其而制作的燒結磁體中在主相粒子內也包含RH。因此,通過單合金法制作的燒結磁體雖然矯頑力提高,但最大磁能積降低。與此相對,對于雙合金法而言,能夠使RH大多存在于主相粒子間的表面附近。因此,與單合金法相比可以抑制最大磁能積的降低。另外,與單合金法相比能夠減少作為稀有金屬的RH的用量。
另一方面,對于晶界擴散法而言,附著在基材表面的RH穿過因加熱而液化的基材內的晶界并向其內部擴散。因此,晶界中的RH的擴散速度明顯比從晶界向主相粒子內部的擴散速度快,RH被迅速地供給至基材內的深處。與此相對,由于主相粒子仍為固體,因此從晶界向主相粒子內的擴散速度慢。通過利用該擴散速度之差,調整熱處理溫度和時間,能夠實現如下理想狀態:僅在非常接近基材中的主相粒子的表面(晶界)的區域中Dy、Tb濃度高,在主相粒子的內部Dy、Tb濃度低。另外,晶界擴散處理時的熱處理溫度也比燒結溫度低,與雙合金法相比,由于抑制了主相粒子的熔融而比雙合金法更加抑制RH向主相粒子內的侵入。因此,可以比雙合金法更加抑制最大磁能積(BH)max的降低。另外,能夠比雙合金法更加抑制作為稀有金屬的RH的用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因太金屬株式會社,未經因太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394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