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胎面用橡膠組合物及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38132.7 | 申請日: | 2013-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75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宮崎達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9/06 | 分類號: | C08L9/06;C08C19/22;C08K3/36;C08K5/548;C08L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杜娟 |
| 地址: | 日本國兵庫縣神戶***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胎面用 橡膠 組合 充氣 輪胎 | ||
本發明提供胎面用橡膠組合物,以及由其形成的充氣輪胎(尤其用于乘用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所述橡膠組合物同時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濕抓地性能并且還提供良好的燃料經濟性和斷裂伸長率。本發明涉及一種胎面用橡膠組合物,以100質量%橡膠組分為基準,其包含8?40質量%的順式含量為50質量%以下的用于二氧化硅的改性聚丁二烯橡膠,和25?75質量%丁苯橡膠;相對于100質量份橡膠組分,所述橡膠組合物進一步包含40?120質量份的氮吸附比表面積為160?270m2/g的二氧化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胎面用橡膠組合物及由該橡膠組合物形成的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
乘用車及運動型多功能車的輪胎單位面積的觸點壓力低,與路面接觸的胎面部分需要同時具備良好的耐磨性,濕抓地性能和燃料經濟性,尤其是良好的耐磨性。
作為改善耐磨性方法的例子,引入使用氮吸附比表面積大的二氧化硅(微粉二氧化硅)或氮吸附比表面積大的炭黑(微粉炭黑)的技術手段以改善濕抓地性能、燃料經濟性和耐磨性。(參見,例如,專利文獻1)。
遺憾地,微粉二氧化硅與微粉炭黑具有較強的聚合傾向,因此很難均勻地分散。關于這一點,二氧化硅的制造商們試圖通過調整二氧化硅的表面活性和顆粒分布來提高其在橡膠組合物中的分散性。然而,在含改性聚合物的橡膠組合物的制備過程中,例如,這些改性聚合物在捏合的初始階段會與二氧化硅結合抑制二氧化硅的分散。因此,微粉二氧化硅或微粉炭黑很難均勻地分散,而微粉二氧化硅或炭黑的使用更傾向于降低斷裂伸長率。
另一種熟知的改善耐磨性的方法是使用含硫的交聯劑,例如,1,6-雙(N,N’-二苯基硫代氨甲酰二硫代)己烷,雙(3-三乙氧基甲硅烷丙基)四硫化物或者聚-3,6-二氧雜辛烷四硫化物,且減少環狀硫(S8)的使用。遺憾的是,這些含硫交聯劑價格昂貴而且只能改善約10%的耐磨性。其它熟知的方法是制備含有二氧化硅(或炭黑)和部分量的聚合物的母料,以及在丁苯橡膠的鏈端或主鏈上添加可與二氧化硅相互作用的改性基團來改善二氧化硅的分散性。然而,類似地,這些方法均只能改善約10%的耐磨性,因此需要進一步改善耐磨性。
還有另一種熟知的改善耐磨性的技術是在每100質量%橡膠組分中加入約10-35質量%使用Nd催化劑合成的高順式聚丁二烯橡膠從而利用聚丁二烯橡膠自身的特性。遺憾地,這種技術手段會明顯地降低乘用車輪胎和運動型多功能車用輪胎胎面(這些輪胎中每單位面積與路面的觸電壓力低)的濕抓地性能。基于此原因,每100質量%橡膠組分中聚丁二烯橡膠的含量被嚴格地限制為約35質量%。
如上所述,我們需要提供一種胎面用橡膠組合物,其在具備良好的耐磨性和濕抓地性能的同時能夠提供良好的燃料經濟性和良好的斷裂伸長率。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 2011-132307A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標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即提供胎面用橡膠組合物,其在具備出色的耐磨性和濕抓地性能的同時能夠提供良好的燃料經濟性和斷裂伸長率,同時提供一種由該橡膠組合物所制得的充氣輪胎(尤其針對乘用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
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涉及一種胎面用橡膠組合物,以100質量%橡膠組分為基準,其包含,8-40質量%的順式含量為50質量%以下的用于二氧化硅的改性聚丁二烯橡膠和25-55質量%的丁苯橡膠;以及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橡膠組分,其進一步包含,40-120質量份氮吸附比表面積為160-270m2/g的二氧化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3813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玻璃絲、網自動切斷裝置
- 下一篇:用于變壓吸收系統的氧氣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