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的制造方法以及電池無效
| 申請號: | 201380037211.6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17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池田博昭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4/04 | 分類號: | H01M4/04;H01M2/26;H01M4/66;H01M10/052;H01M10/0566;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制造 方法 以及 | ||
1.一種電池的制造方法,
該電池具有電極板與電解液,該電極板具有銅箔與形成在該銅箔的表背的主面上的一部分的活性物質層,
所述銅箔在其所述主面中的、之上存在所述活性物質層的層形成部位,不具有銅氧化的氧化被膜或者具有銅氧化的厚度為5.0nm以下的活性物質下氧化被膜,
所述銅箔在所述主面中的自身露出的露出部位具有比所述層形成部位厚的、銅氧化的露出氧化被膜,
其中,
所述電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活性物質層形成工序,在所述主面的整體不具有銅氧化的氧化被膜或者具有銅氧化的厚度為5.0nm以下的氧化被膜的銅箔中的、所述層形成部位之上形成所述活性物質層;
被膜形成工序,在所述活性物質層形成工序之后,使所述銅箔中的所述露出部位氧化,在該露出部位形成所述露出氧化被膜;
注液工序,在所述被膜形成工序之后,向所述電池內注入所述電解液;以及
初充電工序,在所述注液工序之后,對所述電池進行初充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被膜形成工序為形成厚度6.0nm以上的所述露出氧化被膜的工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被膜形成工序為形成厚度17.0nm以下的所述露出氧化被膜的工序。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被膜形成工序為在大氣氣氛下以80~110℃持續10~180分鐘至少對所述銅箔的所述露出部位加熱的工序。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電池具有焊接于所述電極板中的所述銅箔的所述露出部位的端子部件,
所述電池的制造方法具有端子焊接工序,在所述被膜形成工序之前,在所述銅箔的所述露出部位焊接所述端子部件。
6.一種電池,
該電池具有:
電極板,該電極板具有銅箔與形成在該銅箔的表背的主面上的一部分的活性物質層;以及
電解液,
其中,
所述銅箔在其所述主面中的、之上存在所述活性物質層的層形成部位,不具有銅氧化的氧化被膜或者具有銅氧化的厚度為5.0nm以下的活性物質下氧化被膜,
所述銅箔在所述主面中的、自身露出的露出部位具有比所述層形成部位厚的、銅氧化的露出氧化被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其中,
所述露出氧化被膜的厚度為6.0nm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其中,
所述露出氧化被膜的厚度為17.0nm以下。
9.根據權利要求6~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其中,
所述電池具有焊接于所述電極板中的所述銅箔的所述露出部位的端子部件,
所述露出氧化被膜在所述端子部件與所述銅箔的焊接后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372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增強型連接的平鋪陣列天線
- 下一篇:具有多個插入件的堆疊裸片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