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尾門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35335.0 | 申請日: | 2013-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28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30 |
| 發明(設計)人: | 袴田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J5/10 | 分類號: | B60J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尾門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帶尾門的車輛,其在車身的后部開設后部開口,將尾門支承于車身以對該后部開口進行開閉。
背景技術
廣泛公知一種車輛,其在車身的后部形成后部開口使得能夠在車室內的座椅后方裝卸行李,并將對該后部開口進行開閉的尾門安裝于車身(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帶尾門的車輛包括:開設在車身的后部的后部開口;在該后部開口的上方沿車寬方向延伸的旋轉軸;能夠以該旋轉軸為中心擺動地安裝且對后部開口進行開閉的尾門;形成在該尾門上的副開口;和對該副開口進行開閉的副門。
副門是所謂的對開式車門。即,副門經由連桿機構在尾門上支承有2扇,并以彼此遠離的方式從車寬中央朝向外側打開。
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車輛的副門上沒有形成窗部。由此,駕駛者難以通過目視來進行車外的確認。另一方面,對于在尾門上安裝有副門的車輛,根據尾門與副門的邊界的位置,駕駛者能夠目視的范圍會發生變化。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用新型登記第2514650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雖然安裝有副門但同時目視性高的車輛。
根據技術方案1的發明,提供一種帶尾門的車輛,在車身后部開設后部開口,將尾門支承于所述車身以對所述后部開口進行開閉,該帶尾門的車輛具有開設在所述尾門上的副開口、和開閉所述副開口的副門,在所述副開口的車寬方向的兩端,分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側緣,這些副開口的側緣位于避開所述車身的車寬中央的部位上,在所述尾門的至少車寬中央位置上,設有能夠從車室目視車外的窗部。
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優選為,所述窗部由形成在所述副門上的副門窗部、和形成在所述尾門上的尾門窗部構成,所述副門窗部遍及所述副門的車寬方向的兩端地形成,所述尾門窗部遍及所述尾門的車寬方向的兩端地形成。
在技術方案3的發明中,優選為,所述尾門窗部以及所述副門窗部相對于所述尾門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技術方案4的發明中,優選為,在所述尾門上,在位于所述尾門窗部的附近的所述副開口的側緣與所述尾門窗部之間,以遍及上下之間地連續的方式形成有支柱。
在技術方案5的發明中,優選為,所述尾門窗部由尾門窗板覆蓋,所述尾門窗板覆蓋所述支柱的車外側,所述副門窗部由副門窗板覆蓋,所述尾門窗板的緣與所述副門窗板的緣相對。
在技術方案6的發明中,優選為,所述副門以通過鉸鏈能夠在車寬方向上擺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支柱上。
在技術方案7的發明中,優選為,所述支柱形成為閉合截面狀。
在技術方案8的發明中,優選為,在所述車身上,配置有相對于車寬方向中心而向車寬方向一側偏置的駕駛席,所述支柱與車寬方向的中央相比設在駕駛席側。
根據技術方案9的發明,提供一種帶尾門的車輛,具有:后部開口,其開設在車身的后部;第1開閉軸,其位于所述后部開口的上部且沿車寬方向延伸;尾門,其能夠以所述第1開閉軸為支點進行開閉動作地安裝且將所述后部開口開閉;副開口,其開設在所述尾門上;第2開閉軸,其位于所述副開口的側方且在關閉所述尾門的狀態下沿所述車身的上下方向延伸;和副門,其能夠以所述第2開閉軸為支點進行開閉動作地安裝且將所述副開口開閉,將穿過在所述尾門的車寬中央沿上下延伸的中心線并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面作為中央面,能夠從車室目視車外的窗部形成在與所述中央面交叉的位置上。
在技術方案10的發明中,優選為,在所述車身上配置有相對于車寬方向中心而向車寬方向一側偏置的駕駛席,所述第2開閉軸與車寬方向的中央相比設在駕駛席側。
在技術方案11的發明中,優選為,所述第2開閉軸沿所述副開口的所述駕駛席側的側部延伸。
發明效果
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中,副開口的側緣位于將車身的車寬中央避開的部位,并且在尾門的車寬中央位置上設有窗部。通過至少在中央位置上設置窗部,而能夠確保最低限度的視野。另外,副開口的側緣位于避開窗部的部位,由此,防止副開口的側緣對視野妨礙。即,本發明的車輛是一種雖然安裝有副門但同時能夠確保高目視性的車輛。
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副門窗部遍及副門的車寬方向的兩端地形成,尾門窗部遍及尾門的車寬方向的兩端地形成。即,窗部遍及車寬方向地形成。通過防止副開口的側緣對視野妨礙同時在廣闊范圍內形成窗部,而能夠確保更高的目視性。
在技術方案3的發明中,尾門窗部以及副門窗部相對于尾門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即,尾門窗部以及副門窗部連續地形成。在高度方向上能夠得到連續的視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353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輛座椅的軌道鎖定機構
- 下一篇:充氣輪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