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電驅動的軌道車輛的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8962.1 | 申請日: | 2013-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99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馬丁·格林卡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9/00 | 分類號: | B60L9/00;B60L9/18;B60L9/24;H02M1/12;B60L9/30;H02M1/10;H02J1/02;H02M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高少蔚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驅動 軌道 車輛 設備 | ||
1.一種用于電驅動的軌道車輛的設備,所述設備具有:電路裝置(20),所述電路裝置能夠與所述軌道車輛的牽引單元(12)連接并且為了運行所述牽引單元能夠與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連接;交流電壓模式,在所述交流電壓模式中,所述電路裝置(20)與引導交流電壓的所述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連接;和直流電壓模式,在所述直流電壓模式中,所述電路裝置(20)與引導直流電壓的所述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連接,其中所述電路裝置(20)具有有源的多極(26),所述多極在所述交流電壓模式中作為變壓設備連接在所述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和所述牽引單元(12)之間,并且所述電路裝置具有補償設備(32),所述補償設備在所述直流電壓模式中設為用于:抵抗從所述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中得到的或者由所述牽引單元(12)產生的、朝向所述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流動的電網電流(N)的干擾分量,其中所述補償設備(32)包括用于檢測至少一個電網電流特征變量(NK)的至少一個傳感器單元(34)、有源的所述多極(26)和控制單元(36),所述控制單元設為用于:根據所述電網電流特征變量(NK)控制有源的所述多極(2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極(26)具有輸入端(E1,E2),所述輸入端在所述交流電壓模式中構成為鐵路電網側的輸入端,并且所述牽引單元(12)與引導在所述交流電壓模式中經過整流的電壓(VZK)的中間回路(18)連接,其中所述多極(26)經由輸出端(A1,A2)對所述中間回路(18)在所述交流電壓模式中饋送電能并且在所述直流電壓模式中產生補償電流(K),所述補償電流與所述電網電流(N)耦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單元(34)、所述控制單元(36)和有源的所述多極(26)是調節回路的組成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有源的所述多極(26)具有高壓變流器(3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變流器(38)包括至少一個模塊化的直流變換器,所述直流變換器借助于調制法產生電壓。
5.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極(26)具有至少一個功能構件(40,58),所述功能構件形成多極輸出端(A1,A2)和多極輸入端(E1,E2)之間的電隔離。
6.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極(26)具有至少一個整流器(42),所述整流器形成多極輸出端(A1,A2)。
7.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有脫耦機構(62),所述脫耦機構設為用于至少限制所述補償電流(K)流動到所述中間回路(18)中。
8.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設有脫耦機構(62),所述脫耦機構設為用于在所述直流電壓模式中將從所述鐵路電網供電裝置(22)得到的電壓的直流電壓分量與所述多極(26)脫耦。
9.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極(26)具有輸入端(E1,E2),所述輸入端在所述交流電壓模式中構成為鐵路電網側的輸入端并且在所述直流電壓模式中與能量源(44)連接以用于對所述多極(26)供應電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源(44)是所述軌道車輛的輔助運行供電裝置。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源是儲能器。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單元(12)與引導經過整流的電壓(VZK)的中間回路(18)連接,所述中間回路在所述直流電壓模式中用作為用于所述多極(26)的能量源。
13.一種軌道車輛,所述軌道車輛具有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公司,未經西門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896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載用電子裝置和搭載它的車輛
- 下一篇:目標跟蹤的視覺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