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增強碳纖維束,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復合體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80025754.6 | 申請日: | 2013-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2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大野翼;櫻井博志;內藤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帝人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6M15/59 | 分類號: | D06M15/59;C08J5/06;D06M23/08;D06M10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吳立;文琦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強 碳纖維 制造 方法 以及 使用 復合體 | ||
1.一種增強碳纖維束,該增強碳纖維束包含粘附到碳纖維的表面的上漿劑,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漿劑包含至少兩種組分,
所述至少兩種組分的第一組分在150℃下不會熔化,并且
所述至少兩種組分的第二組分在150℃下具有流動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所述第二組分為共聚物樹脂。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所述第二組分為聚酰胺三元共聚物樹脂。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為粒狀形式。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粘附到所述碳纖維的所述上漿劑的量在0.1至20重量%的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的含量(重量比率)為所述第二組分的含量的兩倍以上。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通過所述第二組分而粘附到所述碳纖維的所述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的熔點為150℃以上,并且
所述第二組分的熔點為低于150℃。
9.一種增強碳纖維束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對引入上漿液的碳纖維束進行干燥,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漿液包含至少兩種組分,并且
在干燥溫度下,所述至少兩種組分的第一組分不會熔化,并且所述至少兩種組分的第二組分具有流動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為粒狀形式。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二組分在所述上漿液中為粒狀形式。
12.根據權利要求9至11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的粒徑或所述第二組分的粒徑為5μm以下。
13.根據權利要求9至12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的含量(重量比率)為所述第二組分的含量的兩倍以上。
14.根據權利要求9至13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組分的熔點為所述干燥溫度以上,并且
所述第二組分的熔點低于所述干燥溫度。
15.一種復合體,該復合體包含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和樹脂。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復合體,
其中,所述樹脂為熱塑性樹脂。
17.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復合體,
其中,所述增強碳纖維束由短纖維組成。
18.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復合體,
其中,所述增強碳纖維束由長纖維組成。
19.一種復合體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對根據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增強碳纖維束與樹脂的混合物進行壓制成型。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復合體的制造方法,
其中,所述混合物中的所述增強碳纖維束在平面內隨機地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帝人株式會社,未經帝人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575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遠程電子聽診方法與系統
- 下一篇:一種基于異構數據流的傳輸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