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制冷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80025056.6 | 申請日: | 2013-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5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河野聰;松岡慎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5B43/02 | 分類號: | F25B4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制冷裝置,特別地,涉及使用R32作為制冷劑并包括儲罐的制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空調裝置等制冷裝置,存在一種使用R32作為制冷劑的裝置。使用R32等制冷劑的空調裝置例如在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263995號公報)中有記載。在該空調裝置中,作為在儲罐中發(fā)生冷凍機油和液體制冷劑的兩層分離的情況的對策,設置將從壓縮機排出的熱氣的一部分分流并導入儲罐的熱氣旁通回路及自動開閉閥。此外,根據(jù)熱氣的溫度等條件,打開自動開閉閥,將熱氣引導至儲罐的底部,對兩層分離的液體制冷劑和冷凍機油進行攪拌,使冷凍機油從儲罐返回至壓縮機。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如上所述,在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263995號公報)的空調裝置中,在儲罐的底部設置用于引導熱氣的熱氣旁通回路及自動開閉閥,但相應地會導致裝置的制造成本上升。另外,若不恰當?shù)剡M行自動開閉閥的開閉控制,則會產生即便液體制冷劑和冷凍機油在儲罐內發(fā)生兩層分離也不進行攪拌動作這樣的情況。
本發(fā)明的技術問題在于,在使用R32作為制冷劑并包括儲罐的制冷裝置中,能恰當且低成本地消除儲罐內的液體制冷劑和冷凍機油的兩層分離狀態(tài)。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第一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是使用R32作為制冷劑的制冷裝置,其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機構、蒸發(fā)器、儲罐。壓縮機從吸入流路吸入制冷劑,并進行制冷劑的壓縮。冷凝器使從壓縮機排出的制冷劑冷凝。膨脹機構使從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劑膨脹。蒸發(fā)器使膨脹機構中膨脹后的制冷劑蒸發(fā)。儲罐設于吸入流路,其具有殼體、入口管和出口管。殼體形成用于對制冷劑進行氣液分離并對剩余制冷劑進行積存的內部空間。入口管是用于將在蒸發(fā)器中蒸發(fā)后的制冷劑吸入殼體的內部空間的管。出口管是用于使在殼體的內部空間中分離出的氣體制冷劑流向壓縮機的管。此外,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位于從殼體的內部空間的底部離開內部空間的高度尺寸的0~0.3倍的尺寸的高度位置。
此處,將從蒸發(fā)器流動來的制冷劑吸入至殼體的內部空間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位于比從殼體的內部空間的底部離開內部空間的高度尺寸的0.3倍的尺寸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即,使入口管的前端開口位于殼體的內部空間的下方,因此,即便在液體制冷劑積存于儲罐的內部空間而產生兩層分離,冷凍機油積存于上方時,從蒸發(fā)器經由入口管導入的制冷劑也會對發(fā)生兩層分離的液體制冷劑及冷凍機油進行攪拌,藉此,可實現(xiàn)兩層分離的消除。
另外,儲罐起到了對因運轉狀況而剩余的制冷劑進行積存的作用、在液體制冷劑過渡性地從蒸發(fā)器返回時對制冷劑進行積存的作用。另外,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的高度位置進行調整,并使前端開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位于儲罐的內部空間的下方,能獲得上述攪拌效果。因此,也能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本發(fā)明第二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是在第一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的基礎上,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朝向沿著殼體的側面的方向。
此處,雖然入口管的前端位于殼體的內部空間的下方,但使該入口管的前端開口朝向沿著殼體的側面的方向,因此,能抑制產生過多的氣泡(foaming)。
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制冷裝置是在第一技術方案或第二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的基礎上,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朝向上方或朝向斜上方。
此處,當液體制冷劑及冷凍機油在儲罐的內部空間中發(fā)生兩層分離時,從入口管導入的制冷劑的流動具有向上的矢量,因此,上下分開的冷凍機油和液體制冷劑被有效地攪拌而混合。
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制冷裝置是在第一技術方案至第三技術方案中任一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的基礎上,儲罐的殼體包括:筒狀主體,該筒狀主體上下開口;上部蓋體,該上部蓋體將所述筒狀主體的上方的開口堵塞;以及下部蓋體,該下部蓋體將筒狀主體的下方的開口堵塞。此外,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的高度位置比下部蓋體的上端的高度位置低。
此處,將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的高度位置降低至比下部蓋體的上端低的位置。因此,能進一步可靠地攪拌兩層分離的液體制冷劑及冷凍機油。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使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位于儲罐的內部空間的下方,因此,即便當兩層分離產生而使冷凍機油積存于上方時,經由入口管從蒸發(fā)器導入的制冷劑也會對兩層分離的液體制冷劑及冷凍機油進行攪拌,藉此能實現(xiàn)兩層分離的消除。
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技術方案的制冷裝置,使儲罐的入口管的前端開口朝向沿著殼體的側面的方向,因此,能抑制產生過多的氣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50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