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調度多入多出(MIMO)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導頻信道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4914.5 | 申請日: | 2013-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53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卡梅拉·卡佐;王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6 | 分類號: | H04L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調度 多入多出 mimo 高速 下行 分組 接入 hsdpa 信道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用于促進信道估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根發射天線上將多個公共導頻信道發送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用戶設備(UE);
將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命令發送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所述HS-SCCH命令用信號通知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的傳輸;
接收來自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第一下一代UE的第一確認(ACK)消息;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ACK消息之后發送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其中同時發送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與所述多個公共導頻信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來自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每個下一代UE的ACK消息之前發生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的傳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個碼分多址接入(CDMA)擴頻序列中的一個CDMA擴頻序列調制每個所述被調度的導頻信道和每個所述公共導頻信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根發射天線的不同發射天線上發送所述多個公共導頻信道中的每個公共導頻信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在所述多根發射天線上發送,所述多根發射天線用于發送所述多個公共導頻信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根發射天線的不同發射天線上發送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中的每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HS-SCCH命令發送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包括:
將公共HS-SCCH命令廣播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至少兩個下一代UE。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HS-SCCH命令發送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包括:
將唯一HS-SCCH命令發送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每個下一代UE。
9.一種用于促進信道估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多根發射天線上將多個公共導頻信道發送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用戶設備(UE);
將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命令發送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所述HS-SCCH命令用信號通知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的傳輸;
確定在從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任何下一代UE接收到確認(ACK)消息之前超時時段已過;以及
在所述超時時段過后,在調度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至少一個下一代UE以接收下游傳輸之后發送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
10.一種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發射天線;
處理器;以及
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由所述處理器執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進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在所述多根發射天線上發送多個公共導頻信道,其中在所述多根發射天線中的不同發射天線上發送所述多個公共導頻中的每個公共導頻;
將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命令發送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用戶設備(UE),其中所述HS-SCCH命令指示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的傳輸;
接收來自所述一個或多個下一代UE中的第一下一代UE的第一確認(ACK)消息;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ACK消息之后,在所述多根發射天線中的一根或多根發射天線上發送所述一個或多個被調度的導頻信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進一步包括進行如下操作的指令:
使用多個碼分多址接入(CDMA)擴頻序列中的一個CDMA擴頻序列調制每個所述被調度的導頻信道和每個所述公共導頻信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491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