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扁立線圈繞線方法以及繞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4781.1 | 申請日: | 2013-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53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坂本達哉;河西康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日特機械工程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5/04 | 分類號: | H02K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圈 方法 以及 線裝 | ||
1.一種扁立線圈繞線方法,通過反復進行由將扁平導體扁立彎曲加工的彎曲單元所進行的彎曲加工和將所述扁平導體輸送規定距離的輸送單元所進行的規定距離輸送來形成線圈,其特征在于,
與所述彎曲單元將所述扁平導體彎曲的動作相應地使具有旋轉機構的引導件旋轉,
利用所述引導件支承所述線圈的外側面且是所述彎曲單元的旋轉方向側,
所述引導件在隔著所述引導件的旋轉中心的對角具有第1引導件與第2引導件,
如果將所述線圈所具有的角按照被扁立彎曲加工的順序設為第1角、第2角、第3角以及第4角,
則當利用所述彎曲單元對所述第1角進行扁立彎曲加工時和對所述第2角進行扁立彎曲加工時,利用所述第1引導件支承所述線圈的所述外側面,
當利用所述彎曲單元對所述第3角進行扁立彎曲加工時和對所述第4角進行扁立彎曲加工時,利用所述第2引導件支承所述線圈的所述外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立線圈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導件在與所述彎曲單元的旋轉中心錯開的位置具有所述引導件的旋轉中心,在隔著所述引導件的旋轉中心的對角具有第3引導件與第4引導件,
所述線圈被卷繞為長方形,
所述輸送單元以所述規定距離輸送進行形成所述長方形的長邊部分的長邊輸送和形成所述長方形的短邊部分的短邊輸送,
使所述第3引導件或者所述第4引導件在利用所述輸送單元對所述扁平導體進行所述短邊輸送之前與所述線圈的外側面接觸,
與利用所述輸送單元對所述扁平導體進行短邊輸送的動作相應地使所述第3引導件或者所述第4引導件旋轉,由此支承所述輸送單元的行進方向側的所述線圈的外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立線圈繞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導件具備支承所述線圈的支承板,
所述支承板面向相對于所述線圈的卷繞中心正交的面配置。
4.一種繞線裝置,該繞線裝置具備將扁平導體扁立彎曲的彎曲單元、以及將所述扁平導體輸送規定距離的輸送單元,該繞線裝置形成線圈,
該繞線裝置的特征在于,
該繞線裝置具有引導件,該引導件通過與利用由所述彎曲單元彎曲后的所述扁平導體形成的所述線圈的外側面接觸來支承所述線圈,
所述引導件與所述彎曲單元的動作相應地進行旋轉驅動,
所述引導件在隔著所述引導件的旋轉中心的對角具有第1引導件與第2引導件,
如果將所述線圈所具有的角按照被扁立彎曲加工的順序設為第1角、第2角、第3角以及第4角,
則所述第1引導件當所述彎曲單元對所述扁平導體進行扁立彎曲加工而形成所述第1角以及所述第2角時,支承所述線圈的所述外側面,所述第2引導件當所述彎曲單元對所述扁平導體進行扁立彎曲加工而形成所述第3角以及所述第4角時,支承所述線圈的所述外側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導件在與所述彎曲單元的旋轉中心錯開的位置具有所述引導件的旋轉中心,在隔著所述引導件的旋轉中心的對角具有第3引導件與第4引導件,
在由所述輸送單元進行的所述規定距離輸送中,在進行卷繞為長方形的所述線圈的、形成短邊部分的短邊輸送時,利用所述第3引導件或者所述第4引導件支承所述輸送單元的行進方向側的所述線圈的外側面。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繞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導件具備支承所述線圈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面向相對于所述線圈的卷繞中心正交的面配置,所述支承板具備使所述線圈的所述扁平導體朝層疊的方向移動的移動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日特機械工程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日特機械工程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47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