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補強膜粘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4779.4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02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久世和樹;大丸実;中村高士 | 申請(專利權)人: | YK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4B19/42 | 分類號: | A44B1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馬雯雯,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東京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補強膜粘接 裝置 | ||
1.一種補強膜粘接裝置(10),包括:
鏈搬送裝置(20),間歇搬送牙鏈(C);
膜供給裝置(40),分別對所述牙鏈(C)的上下表面供給合成樹脂制的補強膜(F);
粘接裝置(50),包括能夠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所述牙鏈(C)的上表面側的第1構件(51)、及能夠上下移動地設置于所述牙鏈(C)的下表面側的第2構件(52),利用所述第1構件(51)及所述第2構件(52)將所述補強膜(F)切斷,并且分別將已切斷的所述補強膜(F)粘接于所述牙鏈(C)的上下表面;以及
預壓裝置(61、62),對所述第1構件(51)及所述第2構件(52)施加向所述膜供給裝置(40)側的力,
且所述補強膜粘接裝置(10)的特征在于:
在設置于所述牙鏈(C)的上表面側的所述第1構件(51),設置著第1吸附裝置(53),所述第1吸附裝置(53)吸附已切斷的所述補強膜(F),
所述第1吸附裝置(53)包括第1孔(53a),所述第1孔(53a)在所述第1構件(51)的推壓所述補強膜(F)的推壓面(51a)開口,
所述第1構件(51)的所述推壓面(51a)上形成有收容所述牙鏈(C)的拉鏈布帶(T)的芯部(Ta)的左右的收容槽(51c),所述左右的收容槽(51c)沿著牙鏈(C)的搬送方向而在介隔所述推壓面(51a)的寬度方向中心的位置,
所述第一孔(53a)的開口配置于所述第1構件(51)的所述推壓面(51a)的所述左右的收容槽(51c)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供給裝置(40)包括在與所述第1及第2構件(51、52)之間切斷所述補強膜(F)的上側的切斷刃及下側的切斷刃(48a、48b),
所述上側的切斷刃(48a)形成為V字狀,
所述下側的切斷刃(48b)形成為倒V字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在設置于所述牙鏈(C)的下表面側的所述第2構件(52),設置著第2吸附裝置(53),所述第2吸附裝置(53)吸附已切斷的所述補強膜(F)。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通過從所述第1孔(53a)中抽吸空氣而吸附已切斷的所述補強膜(F)。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吸附裝置(53)包括第2孔(53a),所述第2孔(53a)在所述第2構件(52)的推壓所述補強膜(F)的推壓面(52a)開口,
通過從所述第2孔(53a)中抽吸空氣而吸附已切斷的所述補強膜(F)。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壓裝置(61、62)包括推壓滾輪(61c、62a)。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壓裝置(61、62)包括推壓滾輪(61c、62a)。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壓裝置(61、62)包括推壓滾輪(61c、62a)。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補強膜粘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壓裝置(61、62)包括推壓滾輪(61c、62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YKK株式會社,未經YK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47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