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80024115.8 | 申請日: | 2013-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4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瀨戶秀樹;橋村嘉章;松田淳;遠藤豐明;小石川佳史;芝井孝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橫濱橡膠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5/14 | 分類號: | B60C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11247 | 代理人: | 張謨煜,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充氣輪胎。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重疊搭接部的充氣輪胎,所述重疊搭接部是將由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組成的內襯層通過接合橡膠層粘貼在輪胎的簾布層內側,并將該薄膜的輪胎周向端部橫跨輪胎寬度方向通過接合橡膠重疊而成,該充氣輪胎開始行駛后,在重疊搭接的內襯層的該搭接部分附近不會產生裂紋,耐久性優(yōu)異。
背景技術
近年來,有提議將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用于充氣輪胎的內襯層,并展開了研究(專利文獻1)。
將該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實際用于充氣輪胎的內襯層時,通常采用如下一種制造工藝:將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和與該薄膜硫化粘合的接合橡膠片進行層疊而成的層疊體片,卷繞于輪胎成型鼓上進行搭接,提供給輪胎的硫化成型工序。
但是,將呈卷筒狀卷體而被卷起來的、由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和接合橡膠層組成的層疊體片,從卷筒狀卷體拉出,切取所需要長度,卷繞在輪胎成型鼓上,在該鼓上等進行重疊搭接,再進行硫化成型從而制造輪胎時,輪胎開始行駛后,構成內襯層的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和與該薄膜硫化粘合了的接合橡膠層之間有時會發(fā)生剝離。
用圖進行說明的話,如圖4(a)所示,將由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和接合橡膠層3組成的層疊體片1,用刀具等切取所需要的尺寸(長度),在輪胎成型鼓上,以在其兩端部設置搭接部S呈環(huán)狀的方式進行重疊而重疊搭接。該層疊體片1包括以下形成情況:使用1張 時,其兩端部重疊搭接,呈環(huán)狀形成;或者使用多張時,彼此的端部之間相互重疊搭接而接起來,整體呈一個環(huán)狀而形成。
繼而,再卷繞制造輪胎所需要的構件(未圖示),然后用膠囊硫化成型。硫化成型后,如圖4(b)的模型圖所示,以熱塑性樹脂為主體的薄膜2構成內襯層10,在重疊搭接部附近,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利用在內腔側露出的部分和在輪胎外周側埋設于接合橡膠層3中的部分,通過接合橡膠3’重疊而形成該重疊搭接部。圖4中,上方為輪胎內腔側,下方為輪胎外周側,X-X方向為輪胎周向。
也就是說,充氣輪胎T具有該薄膜2的輪胎周向端部橫跨輪胎寬度方向通過接合橡膠3’重疊而成的搭接部,該搭接部橫跨輪胎寬度方向E-E而存在(圖5)。
上述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和與該薄膜2硫化粘合了的接合橡膠層3之間發(fā)生剝離的現象,尤其容易發(fā)生于圖4(b)所示的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露出的部分且其前端部附近4等處,首先會產生裂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4185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擬解決的問題
本發(fā)明人等針對如上上述現有方法中所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即構成內襯層10的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和與該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硫化粘合了的接合橡膠層3之間互相剝離的原因,反復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即,用一般方法準備上述層疊體片1時,在圖4(a)、(b)所示的層疊體片1兩端的搭接部S附近,在被上下存在的剛性較大的、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上下夾持的接合橡膠3’上產生較大的應力,因此,在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2的前端部附近4等處會產生裂紋。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開發(fā)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氣輪胎,其具有重疊搭接部,所述重疊搭接部是將由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組成的內襯層通過接合橡膠層粘貼于輪胎的簾布層內側,并將該薄膜的輪胎周向端部橫跨輪胎寬度方向通過接合橡膠重疊而成,該充氣輪胎開始行駛后,在內襯層的重疊搭接部分附近不會產生裂紋,耐久性優(yōu)異。
發(fā)明內容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充氣輪胎具有以下(1)的結構。
(1)一種充氣輪胎,其具有重疊搭接部,所述重疊搭接部是將由以熱塑性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薄膜組成的內襯層通過接合橡膠層粘貼于輪胎的簾布層內側,并將該薄膜的輪胎周向端部橫跨輪胎寬度方向通過接合橡膠重疊而成,其特征在于,滿足以下3個必要條件:
(a)在該重疊搭接部中位于輪胎內腔側的薄膜的輪胎內腔側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其以該重疊搭接部處該薄膜厚度比該重疊搭接部以外的該薄膜厚度薄的方式形成;
(b)在該重疊搭接部中位于輪胎內腔側的薄膜的輪胎外周側表面,在該重疊搭接部與該重疊搭接部以外的部分間平坦地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橫濱橡膠株式會社,未經橫濱橡膠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41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