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特別是再生鋁的、基于鋁?硅的壓鑄合金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22231.6 | 申請日: | 2013-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01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揚·豪克;多米尼克·尼古拉斯·伯施;海因茨·維爾納·豪佩爾;彼得·J·烏格維策;馬可·胡梅爾;維爾納·弗拉格納;赫爾穆特·祖潘;霍姆·博埃特謝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迪股份公司;阿馬格鑄造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1/02 | 分類號: | C22C21/02;C22C21/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楠,安翔 |
| 地址: | 德國因戈***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特別是 再生 基于 壓鑄 合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特別是再生鋁的、基于鋁-硅的壓鑄合金。
背景技術
物美價廉的壓鑄合金例如可以由鋁廢料取得,然而通常不利地包含不期望地高的雜質(以鐵、銅、鋅合金份額的形式)(EP1111077A1)。這不僅會導致延展性潛力降低,而且還會對壓鑄合金的強度以及淬火敏感性產生負面影響。對合金元素的相互權重的極為不同的措施,以及添加合金的多種建議由現有技術已知,特別是為了由此抵消雜質的負面影響。
因此,由文獻JP9-003610已知一種壓鑄合金,其帶有5-13重量%的硅,最大0.5重量%的鎂,0.1至1.0重量%錳和0.1至2.0重量%的鐵。在此,錳應當抑制Al-Fe-Si針形晶體的形成,以便避免強度降低。此外,為了得到鑄造性能,應當將鎂維持在盡可能小的、最大0.5重量%的含量。在JP9-003610中,壓鑄合金沒有考慮銅雜質和鋅雜質(如其在再生鋁中以顯著的量存在的那樣)。
文獻DE102004013777B4建議了一種壓鑄合金,其帶有5至18重量%的硅、0.15至0.45重量%的錳、0.2至0.6重量%的鐵、0.3至0.5重量%的鎂、可能有0.1至0.5重量%的銅,以及4至5重量%的鋅。最大0.5重量%的鎂含量應當避免Mg-Fe-“pi”相的生成,以便因而獲得延展性。銅應當改善合金的熱拉強度,其中,鋅的含量應當限制在4至5重量%,以便因此調整合金的強度和淬火敏感性。然而可能不利的是合金元素的這樣的、特別是通過相對高的鋅含量的組成,具有小的耐腐蝕性,這會導致由此制造的壓鑄件的安全技術限制。
另外,由文獻DE102009012073A1已知了壓鑄合金,其帶有9至11重量%的硅、最大0.6重量%的鐵、0.2至0.6重量%的錳、0.05至0.4重量%的銅、0.2至0.35重量%的鎂和最高0.35重量%的鋅。盡管文獻DE102009012073A1涉及再生鋁,通過設置得相對低的、允許的銅、鋅含量的下限,相對限制了能使用的再生鋁的范圍。此外,這樣的組成不能實現相對高的強度、延展性和可鑄性。類似情況由文獻DE102005061668A1已知,根據該文獻,壓鑄合金中的鋅含量維持在0.05重量%以下。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由開始所描述的現有技術出發,提供一種基于鋁-硅的壓鑄合金,其盡管使用了再生鋁,還是可以實現下述壓鑄部件:其對強度、延展性和化學反應耐受度、特別是耐腐蝕性有高要求。此外,壓鑄合金應當在壓鑄技術上可以確保復雜變形,以及出色的去變形能力,以及在由該合金所制造的構件中提供出色的可加工能力。
由如下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即,一種壓鑄合金,其具有:
6至12重量%的硅(Si),
至少0.3重量%的鐵(Fe),
至少0.25重量%的錳(Mn),
至少0.1重量%的銅(Cu),
0.24至0.8重量%的鎂(Mg),
0.40至1.5重量%的鋅(Zn),
且,所述壓鑄合金具有:
50至300ppm鍶(Sr),和/或
20至250ppm鈉(Na),和/或
20至350ppm銻(Sb),
以及至少一個下述組分
最多0.2重量%的鈦(Ti),
最多0.3重量%的鋯,
最多0.3重量%的釩(V),
以及作為余量的鋁以及制造所決定的、無法避免的雜質,
其中,壓鑄合金中的Fe和Mn的總份額總計最高為1.5重量%,Fe和Mn的重量百分比的商數為0.35至1.5,Cu和Mg的重量百分比的商數為0.2至0.8。
通過允許有相對多的重量%的雜質(像根據本發明為鐵、銅、鋅所建議的)可以提供基于鋁-硅的、物美價廉的壓鑄合金,因為實質上降低了,甚至完全取消了原生鋁的份額,因而可以增加地采用再生鋁,用于生成鑄件。然而,通過使壓鑄合金的合金組分根據本發明強迫進入特定的含量界限內,以便因而接近由原生鋁已知的參數(例,強度值、延展性值、化學反應耐受度、可加工性和/或可鑄性)。
Fe,M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迪股份公司;阿馬格鑄造公司,未經奧迪股份公司;阿馬格鑄造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222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