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卡的個性化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9277.2 | 申請日: | 2013-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474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Y·埃爾姆各哈茲利;L·托馬斯;A·孔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爾卡特朗訊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26 | 分類號: | H04W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劉麗萍;楊曉光 |
| 地址: | 法國布洛*** | 國省代碼: | 法國;F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卡 個性化 | ||
為了對耦合到作為第一電信網絡(TN1)訂戶并且希望成為第二電信網絡(TN2)訂戶的用戶的通信設備(CD)的智能卡(SC)進行個性化,與第一和第二電信網絡(TN2)連接的應用服務器(AS)接收包括第二電信網絡(TN2)標識符(IdMNO2)的請求,建立與該標識符(IdMNO2)標識的第二電信網絡(TN2)的歸屬位置寄存器(HLR2)的安全會話,并且從歸屬位置寄存器接收包括第二國際身份(IMSI_2)和第二身份驗證密鑰(AK_2)的第一消息(MesN)。該應用服務器發送包括個性化指令(ComP)、管理碼(ACas)、第二國際身份(IMSI_2)和第二身份驗證密鑰(AK_2)的第二消息(MesP)至通信設備(CD),如果管理碼有效,智能卡(SC)能解釋個性化指令以刪除第一國際身份和第一身份驗證密鑰并且使用第二國際身份(IMSI_2)和第二身份驗證密鑰(AK_2)對它們進行替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電信網絡進行智能卡的個性化。
背景技術
經由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便攜計算機及多種其它用戶設備通過無線接入網(RAN)與核心網進行通信,移動通信提供了與其他移動設備、因特網及傳統有線有線電話進行連接的通道。所述RAN分布在地理上的區域之上,通常被分為由相應基站提供服務的小區。基站通過空中接口與用戶設備進行通信,多個基站與連接了一個或多個核心網的無線網絡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相連接。在典型情況中,系統與用戶的安全通信可通過在基站處的加密和解密來提供。核心網與基站之間的通信被加密,并且基站和無線用戶設備之間的通信同樣被加密。
移動網絡基于共享的秘密使用強壯的身份驗證方法,在網絡側所述秘密在HLR或HSS的身份驗證中心中被配置,而在終端側在則通用集成電路卡中,其包括應用于GSM網絡的SIM(客戶識別模塊)或UMTS網絡中的USIM(通用移動通信系統用戶識別模塊)。
該共享的秘密為身份驗證密鑰,并且為通用UICC卡配置給定的身份驗證密鑰的行為被稱為個性化。
所述身份驗證密鑰為在身份驗證及密鑰生成過程中使用的128比特密鑰。該身份驗證密鑰用于在移動網絡上對UICC卡進行身份驗證。每個UICC均包括該身份驗證密鑰,在個性化過程中由運營商對其進行分配。
因此,移動網絡運營商(MNO)預先在物理上一勞永逸地個性化UICC卡。運營商隨后將個性化過的UICC卡發送至用戶,用戶將把其插入他的移動終端中以訪問該MNO的移動網絡。個性化還可以外包給UICC的提供商,但總是在物理上進行配置并且不會再改變。
當用戶希望變更其MNO時,新的MNO發送新的個性化過的UICC卡,并且該用戶必須將該新的卡插入其移動終端以訪問所述新的網絡。對于應隨在其中的UICC一起售賣的設備(為了如安全原因)或難以接近(或代價太高)的設備,例如傳感器、汽車/卡車、自動販賣機……等這些人工替換UICC卡代價太高或者甚至不可能的設備來說,這是個問題。
有允許對移動終端的UICC容易地利用不同的認證信息集合重新配置以便變更提供服務的移動網絡運營商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改進上面提及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用于對耦合到用戶通信設備的智能卡進行個性化的方法,所述用戶為第一電信網絡的訂戶并且希望成為第二電信網絡的訂戶,所述智能卡中存儲了第一國際身份和第一身份驗證密鑰,所述方法包括在與第一電信網絡和第二電信網絡相連的應用服務器中的如下步驟:
接收包括第二電信網絡標識符的用戶變更請求,
建立與所述標識符標識的第二電信網絡的用戶歸屬位置寄存器的安全會話并接收來自該歸屬位置寄存器的包括第二國際身份和第二身份驗證密鑰的第一消息,并且
發送包括個性化指令、管理碼、第二國際身份及第二身份識別密鑰的第二消息至所述通信設備,如果所述管理碼有效,所述智能卡能夠解釋所述個性化指令以刪除第一國際身份和第一身份驗證密鑰并使用第二國際身份和第二身份驗證密鑰代替它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爾卡特朗訊公司,未經阿爾卡特朗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92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磨錐柄刀具用定位工裝
- 下一篇:新型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