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底涂膜的摩擦阻力預測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的涂膜性能評價方法、涂膜性能評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9147.9 | 申請日: | 2013-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47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三重野纮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涂料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1N19/02 | 分類號: | G01N19/02;C09D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宋俊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底 摩擦阻力 預測 方法 以及 使用 性能 評價 裝置 | ||
1.一種船底涂膜的摩擦阻力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將船底涂料涂裝在基材上而形成的涂膜,根據JIS?B?0601:2001(ISO4287:1997)的規定,在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為2,000~10,000μm的范圍內,作為粗糙度高度R測定Rz(最大高度粗糙度)、Rc(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高度)、Ra(算術平均粗糙度)、Rq(均方平方根粗糙度)、RZJIS(十點平均粗糙度)中的任一個,并根據下式(1),計算從鏡面開始的摩擦阻力增加率FIR(%)。
【數學式1】
(此處,系數C是取決于粗糙度高度R的種類、以及摩擦阻力試驗方法的常數,預先對于粗糙度不同的多種船底涂膜,在一定的評價長度下進行粗糙度測定及摩擦阻力實驗,根據式(1)的關系求取實際測得的粗糙度高度R、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以及摩擦阻力增加率FIR(%))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底涂膜的摩擦阻力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JIS?B?0601:2001(ISO?4287:1997)的規定下,以評價長度為10,000μm以上、測定間隔為500μm以下的條件來進行粗糙度測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船底涂膜的摩擦阻力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應用截止值λc為10,000μm以上的高通濾波器來進行粗糙度測定。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船底涂膜的摩擦阻力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為摩擦阻力試驗,使用雙重圓筒裝置,首先求取在使外筒旋轉時的作用于鏡面內筒中的轉矩T0,接著求取在使涂裝了船底涂料的內筒以相同條件旋轉時的轉矩T,并利用下式(2)實際測得摩擦阻力增加率FIR(%),
【數學式2】
根據涂裝于內筒的涂膜的粗糙度高度R以及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之間式(1)的關系,來預先求得常數C。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船底涂膜的摩擦阻力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觸針式粗糙度測定裝置或激光位移式粗糙度測定裝置來測定粗糙度高度R以及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
6.一種船底涂膜的涂膜性能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預先求得的常數C,對于在基材上涂裝船底涂料而形成的涂膜,測定粗糙度高度R以及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并利用所述式(1)來預測摩擦阻力增加率FIR(%)。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船底涂膜的涂膜性能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實船涂裝后的涂膜利用熱可塑性樹脂來取得模型,從而評價粗糙度高度R以及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
8.一種船底涂膜的涂膜性能評價裝置,該裝置在實船涂裝中進行涂膜性能評價,其特征在于,包括:測定粗糙度高度R以及粗糙度曲線要素的平均長度RSm的測定部;以及使用所述式(1)來計算摩擦阻力增加率FIR(%)的摩擦阻力計算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涂料株式會社,未經中國涂料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9147.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