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焦透鏡和攝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8863.5 | 申請日: | 2013-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09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小松大樹;長倫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15/20 | 分類號: | G02B15/2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謝海燕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 透鏡 攝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數碼相機、攝影機、播放用照相機、電影拍攝用攝影機和監控用攝像機等的電子照相機中所使用的變焦透鏡,和搭載有該變焦透鏡的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在播放用照相機、電影拍攝用攝影機等的電子照相機中,因調焦造成視場角變動不為優選。因此提出,在由第1至第4這4個透鏡群構成的變焦透鏡中,將第1透鏡群劃分為具有負光焦度的第11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2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3組,在調焦時使第12組移動(參照專利文獻1、2)。另外,作為用于這樣的電子照相機的變焦透鏡,也提出有為了高倍率化形成5群結構的(參照專利文獻3)。特別是電影拍攝用攝影機,要求有HDTV(high?definition?televiion)攝像機用的攝像透鏡同等或更高的性能。作為對應這種要求透鏡,例如提出有專利文獻4所述的透鏡。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9-155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10-62686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平10-31157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開2004-341238號公報
然而,在專利文獻1至4所述的變焦透鏡中,盡管圖像尺寸都不那么大,但第1透鏡群卻很難說足夠小型化。特別是近年來,便攜式的播放用透鏡的要求增大,對于大圖像尺寸,要求小型輕量的透鏡。另外,在變倍中,也要求F值固定,但專利文獻3所述的變焦透鏡,F值不固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情況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變倍時F值固定、且能夠達成輕量化和高性能化的變焦透鏡。
本發明的變焦透鏡,其特征在于,從物體側依次,由在變倍時固定且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透鏡群、從廣角端向望遠端變倍時從物體側向像側移動的且具有負光焦度的第2透鏡群、對變倍時的像面的移動進行校正且具有負光焦度的第3透鏡群、和變倍時固定且具有光闌并具有正光焦度的第4透鏡群構成,
第2透鏡群,從物體側依次由具有負光焦度的第2a透鏡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b透鏡組構成,變倍時使第2a透鏡組和第2b透鏡組的間隔變化,
第3透鏡群其移動方式為,與第4透鏡群的間隔在望遠端比廣角端狹窄,
滿足下述條件式(1)。
5.0<L/fw<15.0…(1)
其中,
L:從第1透鏡群的最靠物體側的面至光闌的距離
fw:廣角端的焦距
還有,優選滿足下述條件式(1-1)、(1-2)。
7.0<L/fw<12.0…(1-1)
8.0<L/fw<10.0…(1-2)
本發明的變焦透鏡,由第1透鏡群、第2透鏡群、第3透鏡群和第4透鏡群構成,但除了4個透鏡群以外,也可以含有實質上不具備光焦度的透鏡、光闌和保護玻璃等的透鏡以外的光學零件、透鏡凸緣、透鏡鏡筒、攝像元件、手抖補正機構等的機構部分等。
另外,在本發明中,凸面、凹面、平面、雙凹、彎月、雙凸、平凸和平凹等這樣的透鏡的面形狀,正和負這樣的透鏡的光焦度的符號,在含有非球面時,除非特別指出,否則均認為在近軸區域。另外,在本發明中,就曲率半徑的符號而言,以面形狀使凸面朝向物體側時為正,使凸面朝向像側時為負。
還有,在本發明的變焦透鏡中,優選具有的一點是,第2a透鏡組和第2b透鏡組的間隔,在廣角端與望遠端之間的焦距中,間隔比廣角端寬。
另外,在本發明的變焦透鏡中,優選第1透鏡群從物體側依次,由調焦時固定并具有負光焦度的第1a透鏡組、調焦時移動的且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b透鏡組、和調焦時固定并具有正光焦度的第1c透鏡組構成,
滿足下述條件式(2)。
0.050<fw/f1b<0.200…(2)
其中,
fw:廣角端的焦距
f1b:第1b透鏡組的焦距
還有,也可以滿足下述條件式(2-1)、(2-1)。
0.060<fw/f1b<0.150…(2-1)
0.070<fw/f1b<0.100…(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膠片株式會社,未經富士膠片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88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