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粒子分選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7836.6 | 申請日: | 201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12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大木達也;野口智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7B4/02 | 分類號: | B07B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趙蓉民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粒子 分選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氣流來分選粒子的氣流分選機,適合用于再利用產業領域、進行粉體分選的食品、材料等領域。
背景技術
有大量使用空氣流的粒子的分離裝置,較多為橫型的于空氣流動中,分成在空氣中飛散的物質及因慣性力而落下的物質的裝置。另外,作為縱型分離裝置,代表性的結構是鋸齒形分級機。在鋸齒型的管柱內分成順著氣流上升物質及落下物質的裝置中,不易產生中間產物,可迅速進行分離,但分離精度略為不足。另一方面,直管柱型或在直管柱中設置有截留孔(孔口)的類型是本申請人自從前的工業技術院時期開始一直研究的技術,已提出大量申請(參考專利文獻1~5)。
專利文獻1涉及一種如下類型的固形物的氣流分選方法及裝置:第一段并非管柱型,僅為在網上設置流動層的構造,在此處使針狀物落下至網下,并且將塊狀物在第二段管柱型中分離重產物及輕產物。
專利文獻2涉及一種具有2根管柱的固形物的氣流分選方法及裝置。首先,投入至分離輕產物、中間產物的第一管柱中。輕產物自第一管柱上部排出、回收,中間產物落下并在網上滑動而投入至第二管柱中。在第二管柱中分離成中間產物及重產物。在該專利中,使用兩個送風機對固定了剖面面積的2根管柱個別地送風,產物的回收順序依照輕產物→中間產物、重產物的順序,管柱間通過重力落下而使之在網上移動。
專利文獻3涉及一種導入導流器而在相同管柱內階段性地改變粗細而設為多段的多段風力分選裝置。由于在同軸上配置多根管柱,所以基本的氣流用以一個送風機進行,但由于2根管柱間的風速比導入2 次氣流而進行,所以結果需要多個送風機。
通常的旋風型分選機大量存在,其利用通過回旋流產生的離心力,將更微細的粒子順著回旋流與空氣一并輸送,從而與自回旋流脫離的重粒子分離。專利文獻4的風力分選裝置涉及出于排出中間產物的目的而在直管柱氣流分選機中組合旋風的例子。
另外,在直管柱或帶孔口的直管柱氣流分選機中,若為不追求高精度,而僅區分為3種的分選,則有專利文獻5所示的固形物的氣流分選裝置的例子。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53577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275733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41224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409610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2913034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公開第2010-214352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先前,本發明者等對專利文獻6的鉭電容器的再利用方法提出申請。專利文獻6涉及鉭電容器的再利用方法的發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濃縮工序,自使用過的印刷基板將基板上安裝的元件類剝離回收,并用篩對所剝離回收的元件類進行篩分分選,由此回收與鉭電容器相同尺寸范圍的粒子;二次濃縮工序,自一次濃縮產物通過比重分選而回收與鉭電容器相同比重范圍的產物;三次濃縮工序,自二次濃縮產物通過弱磁選而回收非磁著物,制成鉭電容器的高濃縮產物,在該二次濃縮工序的比重分選中,使用縱型氣流分選機。在專利文獻6所記載的發明中,對2.8mm~4.75mm的一次濃縮產物,作為二次濃縮工序使用縱型氣流分選機,首先,在流速11m/s~14m/s的上升氣流中進行分離,由此使比重2.5以下的輕產物溢流而去除,接著,在具有22~24m/s的流速的(上升)氣流中進行分離,由此將比重6.0以上作為重產物剩余,使中間比重群溢流而作為二次濃縮產物回收,必須使 用縱型氣流分選機的2次批次操作。本發明者等對能僅以一次操作,高精度并且不使裝置大型化而實現該以2次批次操作進行的二次濃縮工序的氣流分選機反復進行銳意研究開發,結果完成本發明。
氣流分選機所追求的性能除與適用粒徑等對象物的種類相關以外,作為與裝置自身相關的性能,有分離精度的高低、分離速度的快慢、分離產物數的多少、裝置的簡易性等。
直管柱型氣流分選機的成為分離閾值的管柱內的風速分布相對較窄,因此,與其它氣流分選機相比,可進行精度相對較高的分離。但是,嚴格地說,管柱剖面的風速具有中心部高而周邊部低的風速分布,因此,對應于其風速分布的寬度,閾值中產生寬度而分離精度降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未經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78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