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個RFID連接的標簽以及一個或多個器件之間的通信及相關的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6613.8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220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J·D·唐尼;J·S·薩瑟蘭;R·E·瓦格納;D·A·韋伯;M·S·懷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光纖山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1/02 | 分類號: | H04Q1/02;G06K7/10;H04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顧麗波;李榮勝 |
| 地址: | 美國康***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rfid 連接 標簽 以及 一個 器件 之間 通信 相關 系統 方法 | ||
揭示了用于彼此通信的兩個或更多個RFID標簽以及使用直接連接的器件的協議、系統和方法。所揭示的系統包括第一RFID標簽、第二RFID標簽以及器件。第一和第二RFID標簽被配置成彼此配合并且直接交換信息。第二RFID標簽被進一步配置成與上述器件直接交換信息,使得在第二RFID標簽處從第一RFID標簽直接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接下來被與上述器件直接交換。第一RFID標簽可以將第一標簽標識直接從第一RFID標簽發送到第二RFID標簽。如果第一標簽標識被第二RFID標簽正確地接收到,則第二RFID標簽可以接下來將第一確認發送到第一RFID標簽。
相關申請
本申請根據35U.S.C.§120要求2012年2月1日提交的美國申請No.13/363,890的優先權,該美國申請是2006年10月31日提交的題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Transponder For Communicating Condition Of A Component”的共同待批的美國專利申請11/590,377的部分繼續申請,后者通過引用而整體被包括在本文中。本申請也是2009年3月31日提交的題為“Components,Systems,And Methods For Associating Sensor DataWith Component Location”的共同待批的美國專利申請No.12/415,343的部分繼續申請,后者通過引用而整體被包括在本文中。
背景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技術涉及射頻(RF)通信的使用,包括涉及RF標識(RFID)標簽或應答器的通信。
技術背景
采用射頻(RF)標識(RFID)應答器來標識制品是公知的。RFID應答器通常被稱為“RFID標簽”。RFID標簽包括與集成電路(IC)耦合的天線。標識號或其它特征被存儲在該IC或耦合到該IC的存儲器中。該標識號可以被提供給另一個系統,比如RFID讀取器,以提供用于各種目的的標識信息。例如,如果RFID標簽是有源器件,則RFID標簽包括可發送該標識的發射器。如果RFID標簽是無源或半無源器件,則RFID標簽不包括發射器。無源或半無源RFID標簽包括接收器,用于通過天線接收來自發射器的無線RF信號(也稱為詢問信號)。作為一個例子,無源或半無源RFID標簽響應于詢問信號的接收而蘇醒,并且可經由后向散射調制通信來響應,包括提供標識信息。
RFID標簽的一個應用是在通信系統中提供關于通信組件(作為示例,諸如連接器和適配器)的信息。在這方面,通信組件是配備有RFID的。可提供RFID讀取器作為RFID系統的一部分,用于接收所存儲的關于配備有RFID的通信組件的信息。RFID讀取器可詢問位于RFID讀取器的范圍內的通信組件中的RFID標簽,以自動發現RFID系統中存在的通信組件。RFID讀取器可將關于通信組件的標識信息提供給主計算機系統。因此,有可能確定何時兩個特定的通信組件被連接或結合在一起以及何時該連接被分開。然而,為了讓RFID讀取器發現存在于RFID系統中的通信組件并確定何時讓兩個特定的通信組件連接或分開,RFID讀取器必須執行許多獨特的詢問,并且這些詢問中的每一個可能涉及在RFID讀取器和該組RFID標簽之間的命令和響應。
可提供網絡設備,該網絡設備被配置成支持許多配備有RFID的通信組件的互連。技術人員提供期望互連以建立通信。如果技術人員意外斷開配備有RFID的錯誤的通信組件,則主計算機系統可標記錯誤或者提供另一指示符來通知該技術人員,但并不是在通信連接斷開之前。非故意的斷開可導致通信服務的中斷以及數據丟失。而且,將錯誤的通信組件連接在一起還會導致類似問題。通信組件之間的非故意連接可導致信息被不正確地從一方交換至另一方(當這種交換不正確或未被授權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光纖山公司,未經光纖山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66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建立事件提醒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用于胰腺癌患者的DNA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