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包括流體氣缸和漸縮閥座的泵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380016129.5 | 申請日: | 2013-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4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J.A.貝尤克;T.科姆勒克西 | 申請(專利權)人: | S.P.M.流量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10 | 分類號: | F04B5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曉帆 |
| 地址: | 美國得***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流體 氣缸 漸縮閥座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大體涉及泵組件,且更具體地涉及包括流體氣缸和閥座的往復泵組件。
背景技術
往復泵組件通常包括流體端部單元(fluid?end?block)或流體氣缸以及設置在其中的入口和出口閥。在操作過程中,該入口和出口閥通常經受高載荷和頻率。在一些情況下,入口和出口閥的閥座,以及流體氣缸的與其接合的部分,可經歷高度集中的循環載荷且因此可疲勞失效。此外,有時難以從流體氣缸移除閥座用于更換,該困難可導致對流體氣缸的損壞。此外,當更換磨損的閥座或者生產新的泵組件時,錯誤的閥座可能被無意地設置在流體氣缸中,這可影響泵的性能和可損壞流體氣缸或閥座。在很多情況下,由于閥座之間的差別可能不能通過視覺檢查而容易地區辨,所以可能發生部件的混淆。因此,需要可以解決上述一種或多種問題的裝置或方法。
發明內容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泵組件,其包括具有第一軸線的流體氣缸,該流體氣缸包括第一流體通道,流體被配置成沿著該第一軸線流經該第一流體通道,所述第一流體通道限定所述流體氣缸的第一漸縮內肩部,所述第一漸縮內肩部限定自所述第一軸線的第一角度;和控制流經所述第一流體通道的流體的第一閥,所述第一閥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流體通道中的第一閥座,所述第一閥座具有與所述第一軸線對齊的第二軸線,所述第一閥座包括第一漸縮外肩部,所述第一漸縮外肩部限定自所述第二軸線的第二角度;其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的范圍為自所述第一軸線和與其對齊的所述第二軸線測量的從約10度至約45度。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漸縮內肩部和所述第一漸縮外肩部分別限定第一和第二截頭圓錐表面;且其中所述第一漸縮內肩部與所述第一漸縮外肩部接合,以將載荷分布和傳遞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截頭圓錐表面之間。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是相等的。
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為自所述第一軸線和與其對齊的所述第二軸線測量的約30度。
在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流體氣缸還包括壓力腔室,其與所述第一流體通道流體連通;第二流體通道,其與所述壓力腔室流體連通,且流體被配置成沿著所述第一軸線通過該第二流體通道,所述第二流體通道限定所述流體氣缸的第二漸縮內肩部,所述第二漸縮內肩部限定自所述第一軸線的第三角度;流體入口通道,其經由所述第一流體通道與所述壓力腔室流體連通;和流體出口通道,其經由所述第二流體通道與所述壓力腔室流體連通;其中所述泵組件包括用于控制流經所述第二流體通道的流體的第二閥,所述第二閥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流體通道中的第二閥座,所述第二閥座具有與各所述第一軸線和第二軸線對齊的第三軸線,所述第二閥座包括第二漸縮外肩部,所述第二漸縮外肩部限定自所述第三軸線的第四角度;且其中各所述第三和第四角度范圍為自所述第一軸線和與其對齊的各所述第二和第三軸線測量的從約10度至約45度。
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漸縮內肩部和所述第二漸縮外肩部分別限定第三和第四截頭圓錐表面;且其中所述第二漸縮內肩部與所述第二漸縮外肩部接合,以將載荷分配和傳遞在所述第三和第四截頭圓錐表面之間。
在仍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和第四角度是相等的。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和第四角度是自所述第一軸線和與其對齊的各所述第二和第三軸線測量的約30度。
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閥座還包括座本體,該座本體在其一端包括增大直徑部分,所述增大直徑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漸縮外肩部且限定從所述第一截頭圓錐表面軸向地延伸的第一圓柱表面,所述第一圓柱表面限定第一外直徑;穿過所述座本體形成的孔,該孔限定第二圓柱表面,所述第二圓柱表面限定第一內直徑;其中所述第一流體通道包括增大直徑部分和從其軸向地延伸的縮小直徑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流體通道的增大直徑部分限定所述流體氣缸的所述第一漸縮內肩部;其中所述第一流體通道的縮小直徑部分限定所述流體氣缸的內表面和第二內直徑;其中所述座本體的增大直徑部分被設置在所述第一流體通道的增大直徑部分中;其中所述座本體限定外表面,其與所述流體氣缸的內表面接合;且其中所述外表面限定第二外直徑。
在另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所述流體氣缸的內表面和所述座本體的外表面以自所述第一軸線和與其對齊的所述第二軸線的錐度角而漸縮,所述錐度角范圍為自所述第一軸線和與其對齊的所述第二軸線測量的大于0度至約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S.P.M.流量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S.P.M.流量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61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