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5126.X | 申請日: | 201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05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湯淺健;大庭徹也;廣田明道;大和田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P5/107 | 分類號: | H01P5/107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光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面 電路 波導管 變換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的結構,提出了如下的結構: 將由設置在單層的電介體基板上的1對信號線導體構成的差動線路連 接到方形貼片導體,利用貼片導體的諧振,向配置于基板上方的波導 管變換信號(例如,非專利文獻1)。
另外,公開了在多層基板內層具備同軸模式-波導管模式變換器、 并將差動模式變換為波導管模式的變換器(例如,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06390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Ziqiang?Tong?and,Andreas?Stelzer,“A? Millimeter-waveTransition?from?Microstrip?to?Waveguide?Using?A? Differential?Microstrip?Antenna”European?Microwave?Conference 2010?pp.660-663.
發明內容
然而,在作為以往技術的非專利文獻1中,能夠利用單層的電介 體基板來簡單地構成,但是由于利用了貼片導體的諧振,因此難以將 能夠變換的分數帶寬(fractional?bandwidth)確保得較寬。
此外,在非專利文獻1中,作為寬帶化的對策提出了使用了兩個 貼片導體的結構,與一個貼片導體相比實現了寬帶化,但是寬帶化有 限制,在反射特性為-15dB以下的分數帶寬下為8%左右。
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結構中,根據設置于多層基板內 層的同軸模式-波導管模式變換器的分數帶寬來決定變換器的分數帶 寬,一般與使用所述貼片導體的結構相比能夠將分數帶寬確保得較 寬,但是由于使用電介體基板的多個層,所以結構變復雜,容易受到 制造偏差等的影響。
這樣,在以往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中,存在無法利用如表 層部那樣的簡單的層結構來實現寬帶化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種利用如表層部那樣的簡單的層結構 來實現寬帶化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
本發明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具備:導體圖案,設置于電介 體基板的一個面;以挖空的方式去除導體圖案的一部分而成的第1開 口部;以使第1開口部的一端向外部延伸的方式去除導體圖案而成的 第2開口部;與第2開口部隔離,并在隔著第2開口部而相對的位置, 以與第2開口部的延伸方向成為平行的方式去除導體圖案而成的第3 開口部及第4開口部;第1信號線導體,由在第2開口部與第3開口 部之間的區域中殘留的導體圖案形成;第2信號線導體,由在第2開 口部與第4開口部之間的區域中殘留的導體圖案形成,并與第1信號 線導體一起構成平衡線路;以及金屬體,具有空洞,并被配置成覆蓋 第1開口部,該金屬體與導體圖案一起構成波導管。
根據本發明,與以往技術的利用諧振的變換器相比,能夠實現寬 帶化。另外,具有能夠使單層基板或者多層基板的表層部那樣的簡單 的層結構的實現和寬帶特性同時成立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的結 構的結構圖。
圖2是表示差動線路-波導管變換器的仿真的變換特性的特性 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的結 構的結構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的結 構的結構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3的其它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 的結構的結構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4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的結 構的結構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5的平面電路-波導管變換器的結 構的結構圖。
(符號說明)
10:電介體基板;11:接地導體;12:接地導體(導體圖案); 20~23、25~27:開口部;31、32、35:信號線導體;41:柱狀導體(連 接導體);50、53、55、56:金屬塊(金屬體);51:空洞;52:空 孔;54:切角部;60、62~64:波導管;61:彎管;70:差動線路(平 衡線路);80:不平衡線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為了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按照附圖來說明用于實施本發 明的方式。
實施方式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512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