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4644.X | 申請日: | 2013-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859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南云俊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3/52 | 分類號: | H02K3/5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具有能夠實現徑向的小型化的配線結構的旋轉電機。
背景技術
在日本特開2009-017667號公報(以下稱作“JP?2009-017667?A”。)中,將馬達1中的三個供電端子63分別配置在定子支架11的徑向外側(參照圖2及圖3)。在各供電端子63上連接有將馬達1與未圖示的逆變器及蓄電裝置連結的電力線。
如JP?2009-017667?A所示,在將各供電端子63配置在定子支架11的徑向外側的情況下,由于各供電端子63與電力線在定子支架11的徑向外側連接,因此馬達1的徑向的尺寸增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考慮這樣的課題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徑向的小型化的旋轉電機。
本發明的旋轉電機具備:定子,其卷繞有線圈;殼體,其收容所述定子;以及中繼導體,其對在所述殼體的外部配置的外部電力線與所述線圈進行電中繼,所述旋轉電機的特征在于,所述中繼導體具備:線圈連接部,其在所述旋轉電機的旋轉軸的一側且在比所述線圈靠徑向外側的位置與所述線圈連接;電力線連接部,其在所述旋轉軸的另一側與所述外部電力線連接;以及中繼部,其沿著所述旋轉軸的軸向延伸,且將所述線圈連接部與所述電力線連接部連結,其中,所述電力線連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定子的外周面靠所述旋轉電機的徑向內側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使電力線連接部位于相對于定子在軸向上偏置且比定子的外周面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因此,與將電力線連接部配置在比定子的外周面靠徑向外側的位置的情況相比,因電力線連接部位于比定子的外周面靠徑向內側的位置而相應地能夠使旋轉電機的徑向小型化。
還可以構成為,所述中繼導體具備:包括所述線圈連接部的線圈側導體;以及包括所述電力線連接部且與所述線圈側導體分體的電力線側導體,其中,將所述線圈側導體與所述電力線側導體連接的中間連接部位于比所述定子的外周面靠徑向外側的位置。
在將定子朝向軸向而組裝于殼體的情況下,若電力線連接部的一部分位于比定子的外周面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則可能難以從軸向向電力線連接部進行作業。然而,根據上述結構,在預先將電力線側導體與外部電力線連接而構成電力線連接部之后,將線圈側導體與電力線側導體連接而構成中間連接部,從而能夠將線圈與外部電力線連接。因此,能夠使中繼導體的組裝變得容易化。
還可以構成為,在沿著所述旋轉軸的軸向觀察時,所述線圈連接部和所述中間連接部各自的一部分在同一半徑的圓周上彼此偏置配置。由此,能夠抑制旋轉電機的徑向上的尺寸增大的情況。此外,此時,由于能夠沿軸向對中間連接部進行作業,因此能夠使線圈側導體的組裝變得容易化。
還可以構成為,所述線圈具有向所述旋轉電機的外徑側突出的線圈端部,所述線圈連接部通過將所述中繼導體與所述線圈端部連接而構成,所述中繼導體包括折彎的板狀構件,并且,所述板狀構件具有:第一平面部,其包括所述線圈連接部,且沿著所述旋轉電機的徑向及周向形成;以及第二平面部,其與所述第一平面部連結,且在比所述定子的外周面靠徑向外側的位置沿著所述軸向及所述徑向延伸。
根據上述結構,第一平面部及第二平面部都相對于定子的外周面垂直。因此,容易使板狀構件相對于定子的外周面分離。因此,能夠抑制板狀構件(中繼導體)與定子的外周面之間的絕緣性能的降低。另外,通過使第二平面部沿著軸向及徑向延伸,從而能夠抑制板狀構件(中繼導體)的圓周方向上的尺寸增大的情況。
還可以構成為,所述旋轉電機與減速器的端部連結,所述電力線連接部在所述旋轉電機的軸向上配置在比所述定子靠所述減速器側的位置。由此,能夠考慮與減速器的端部的位置關系來配置電力線連接部。因此,能夠通過配置來減小旋轉電機的軸向上的尺寸。
附圖說明
圖1是將搭載有作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旋轉電機的馬達的車輛著眼于冷卻系統而示出的局部剖視圖。
圖2是表示所述馬達中的冷卻油的流動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3是將所述車輛著眼于電力系統而示出的局部剖切局部立體圖。
圖4是圖3的IV-IV線處的局部剖視圖。
圖5是作為所述冷卻系統的一部分而發揮功能的側罩的外觀立體圖。
圖6是將馬達轉子簡化而示出貫通孔的位置的主視圖。
圖7是表示馬達定子與中繼導體的連接部的情況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所述馬達定子與所述中繼導體的位置關系的立體圖。
圖9是熔合構件的外觀立體圖。
圖10是表示所述熔合構件與端子臺的位置關系的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46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圖像處理裝置、攝像裝置及圖像處理程序
- 下一篇:硅-石墨復合顆粒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