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固體閃爍體、放射線檢測器及放射線檢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4162.4 | 申請日: | 2013-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9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林誠;福田幸洋;澤孝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東芝高新材料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11/00 | 分類號: | C09K11/00;A61B6/03;C09K11/80;G01N23/04;G01T1/20;G01T1/2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吳宗頤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體 閃爍 放射線 檢測器 檢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固體閃爍體、放射線檢測器及放射線檢查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診斷或工業用非破壞性檢查領域,使用如X射線斷層攝影裝置(X射線CT裝置)那樣的X射線檢查裝置。X射線CT裝置具有將照射扇狀的扇形波束X射線的X射線管(X射線源)和并排配置有多個X射線檢測元件的X射線檢測器以被檢體的斷層面為中央對向配置的結構。在X射線CT裝置中,通過從X射線管向X射線檢測器照射扇形波束X射線,相對于斷層面例如改變1度的角度,收集X射線吸收數據。用計算機解析這些X射線吸收數據,計算出斷層面各個位置的X射線吸收率,由此形成與X射線吸收率相應的圖像。
X射線CT裝置的X射線檢測器使用通過X射線的刺激放射可見光線的固體閃爍體。固體閃爍體是單晶閃爍體或多晶陶瓷閃爍體。正在進行這種將固體閃爍體和光電二極管組合在一起的X射線檢測器的開發。根據使用固體閃爍體的X射線檢測器,容易使檢測元件小型化且增加頻道數,因此,可以實現X射線CT裝置的高分辨率化。
作為用于X射線檢測器的固體閃爍體,已知有:鎢酸鎘(CdWO4)、碘化鈉(NaI)、碘化銫(CsI)等單晶;銪激活的氟氯化鋇(BaFCl:Eu)、鋱激活的溴氧化鑭(LaOBr:Tb)、鉈激活的碘化銫(CsI:Tl)、鎢酸鈣(CaWO4)、鎢酸鎘(CdWO4)、銪激活的氧化釓(Gd2O3:Eu)、鐠激活的硫氧化釓(Gd2O2S:Pr)等多晶陶瓷。
(Gd1-xPrx)2O2S(0.0001≤x≤0.01)或(Gd1-x-yPrxCey)2O2S(0.0001≤x≤0.01,0≤y≤0.005)等稀土類硫氧化物陶瓷具有X射線吸收系數大且發光的余輝時間短的特性。此外,作為固體閃爍體,具有石榴石結構的稀土類氧化物陶瓷也是已知的。具有石榴石結構的稀土類氧化物陶瓷具有光輸出優異的特性。但是,對于X射線CT裝置來說,希望進一步減少人體被照射的射線量。因此,對于固體閃爍體來說,要求進一步提高靈敏度和減少余輝時間來縮短掃描時間。
另一方面,近來,在作為備受關注的反恐措施的機場中的行李檢查裝置等安全領域,大多使用由鎢酸鎘單晶構成的固體閃爍體。鎢酸鎘單晶與稀土硫氧化物陶瓷或具有石榴石結構的稀土類氧化物陶瓷相比,雖然特性較差,但成本較低,因此,在成本方面的優越性高。但是,由于鎘是有害物質,因此,鎢酸鎘單晶可能使環境惡化。關于具有石榴石結構的稀土類氧化物陶瓷,雖然通過改良氧化物組成等實現了光輸出的提高,但是要求特性進一步提高。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9-0450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9-02728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昭58-204088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09/113379號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通過進一步提高光輸出和靈敏度等特性而高性能化的固體閃爍體、使用該固體閃爍體的X射線檢測器及X射線檢查裝置。
解決課題的手段
實施方式的固體閃爍體具備具有石榴石結構的氧化物的多晶體。在實施方式的固體閃爍體中,波長680nm處的直線透過率為10%以上。實施方式的放射線檢測器具備實施方式的固體閃爍體。實施方式的放射線檢查裝置具備實施方式的放射線檢測器。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放射線檢測器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放射線檢測器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的放射線檢查裝置的概念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實施方式的固體閃爍體、X射線檢測器及X射線檢查裝置。實施方式的固體閃爍體具備具有石榴石結構的氧化物(以下記為石榴石型氧化物)多晶體。而且,實施方式的固體閃爍體的特征在于,波長680nm處的直線透過率為10%以上。波長680nm處的直線透過率優選為2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東芝高新材料公司,未經株式會社東芝;東芝高新材料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416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