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粘合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12584.8 | 申請日: | 2013-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9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河邊茂樹;高村優一;花井啟臣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東電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9J7/02 | 分類號: | C09J7/02;C09J133/06;C09J175/04;H01M10/05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非水系電池內部環境下可以保持優異的粘接性的粘合帶。
背景技術
在鋰離子電池等封入有電解液的電池中,粘合帶用于改善對電池殼體內的電極的填充適性,以及用于防止極板存在的毛邊等貫通隔膜而引起的電極間的短路。
作為這樣的粘合帶,多用使用丙烯酸類粘合劑、天然橡膠系粘合劑而獲得的粘合帶(專利文獻1等)。然而,前述粘合帶在非水系電池內部環境下有時粘接力降低而從電池構成構件剝離、不能維持防止電極間的短路的效果。
另一方面,通常已知的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樹脂對被粘物表面的凹凸的形狀追隨性優異,但由于玻璃化轉變溫度(Tg)高而不能在常溫下得到粘接性(專利文獻2、3)。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557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24823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4-1066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粘合帶,其在常溫下可以容易地貼合于電池構成構件,在非水系電池內部環境下可以保持優異的粘接性。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如下具有由丙烯酸類粘合劑構成的粘合劑層的粘合帶,所述丙烯酸類粘合劑至少包含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合物、且含酸基單體相對于構成丙烯酸類粘合劑的總單體成分的比率為0.5重量%以上,通過所述粘合帶,在具有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特有的形狀追隨性的同時,上述含酸基單體的酸基具有對玻璃、金屬等無機材料的粘接力,從而可以在常溫下對電池構成部件發揮極其優異的粘接力,即使在非水系電池內部環境下(即,高溫多濕環境下)也不會喪失前述優異的粘接力,與被粘物密合而不剝離。本發明是基于這些認識而完成的。
即,本發明提供一種粘合帶,其在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具有包含下述丙烯酸類粘合劑的粘合劑層。
丙烯酸類粘合劑:至少包含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合物、且含酸基單體相對于構成丙烯酸類粘合劑的總單體成分的比率為0.5重量%以上。
前述丙烯酸類粘合劑優選包含:
(1)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合物(B1),其在由至少包含含酸基單體與含羥基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類聚合物(A1)中混合多異氰酸酯并使它們反應而得到;或者
(2)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合物(B2),其在由至少包含含羥基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類聚合物(A2)與至少包含含酸基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類聚合物(A3)的混合物中混合多異氰酸酯并使它們反應而得到;或者
(3)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合物(B3),其在由至少包含含羥基單體的單體成分聚合得到的丙烯酸類聚合物(A2)與含酸基聚合物(C1)的混合物中混合多異氰酸酯并使它們反應而得到。
作為前述丙烯酸類粘合劑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優選為25℃以下。
作為構成丙烯酸類粘合劑的單體成分,優選進一步包含含碳數4以上的烷基的單體。
作為基材,優選為由選自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酰亞胺、和聚醚酰亞胺的原材料構成的塑料系基材。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非水系電池,其貼合前述粘合帶而得到。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粘合帶由于在常溫下具有優異的粘接性,因此可以容易地貼合在電池構成構件上。并且,即使在非水系電池內部環境下也可以發揮對被粘物表面的優異的密合性和粘接性、并經過長期也可以維持該狀態。因此,為了防止由異物、毛邊等導致的隔膜貫通、為了改善對電池殼體內的電極的填充適性(例如,為了將卷繞型電池的卷末部卷繞固定、為了防止活性物質的剝離),本發明的粘合帶可以適宜地用于貼合在非水系電池內部而使用的用途。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粘合帶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粘合帶的另一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表示鋰離子電池中的本發明的粘合帶的使用例的示意圖,圖(3-1)為使用前的圖,圖(3-2)為對極板等貼合本發明的粘合帶的圖,圖(3-3)為將極板卷繞并使用本發明的粘合帶進行卷繞固定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東電工株式會社,未經日東電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125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