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有效
| 申請號: | 201380000727.3 | 申請日: | 201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5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董偉;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2/14 | 分類號: | H04W52/14;H04W5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行 功率 控制 方法 基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術
傳統無線蜂窩網絡是由相同等級發射功率和覆蓋范圍的基站組成,即通常所說的同構網絡(Homogeneous Network)。為了進一步提高容量及覆蓋性,現有技術提出在宏基站(例如,Macro eNB)的部署范圍內增加一些小功率站點(Low Power Node,簡稱為LPN),例如微基站,形成了異構網絡(Heterogeneous Network,簡稱為HetNet)。
在異構網絡中,宏基站與微基站彼此之間的上下行會產生相互干擾。針對宏基站對微基站的下行干擾,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R10協議引入了增強的小區間干擾協調(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簡稱為eICIC)技術,而針對宏基站和微基站用戶之間的上行干擾,一般是采用現有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來減少宏微之間的上行干擾。由于現有上行功率控制方法都是針對由相同等級發射功率和覆蓋范圍的基站組成的同構網絡的,因此,并不能很好的解決宏微之間的上行干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用以解決現有異構網絡中宏微之間的上行干擾問題。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獲取用戶設備到服務小區的第一路徑損耗以及所述用戶設備到鄰區的第二路徑損耗;
根據所述第一路徑損耗和第二路徑損耗,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鄰區產生的干擾;
根據所述干擾,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期望發射功率。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路徑損耗和第二路徑損耗,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鄰區產生的干擾,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路徑損耗,確定信號;
根據所述第二路徑損耗,確定噪聲;
根據所述信號和噪聲,確定信干噪比。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根據所述信號和噪聲,確定所述信干噪比的過程中,為所述信號和噪聲設置權值,包括:
如果所述用戶設備的服務小區是宏基站覆蓋下的宏小區,設置信號權值大于噪聲權值,以提升所述用戶設備的上行發射功率;
如果所述用戶設備的服務小區是微基站覆蓋下的微小區,設置信號權值小于噪聲權值,以降低所述用戶設備的上行發射功率。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鄰區為多個;
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路徑損耗和第二路徑損耗,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鄰區產生的干擾,包括:
根據公式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鄰區產生的干擾;
其中,Δ表示所述用戶設備對鄰區產生的干擾;PLd表示所述第一路徑損耗;PLi表示所述用戶設備到第i個鄰區的第二路徑損耗,i的取值為1…N,N為所述鄰區的個數;wd表示所述信號權重;wi表示與所述PLi對應的噪聲權重。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所述干擾,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期望發射功率,包括:
根據所述干擾、所述用戶設備的下行路徑損耗和預先配置的初始功率譜密度,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目標功率譜密度;
根據所述目標功率譜密度、所述用戶設備分配到的調度資源的數量和所述服務小區允許的最大發射功率,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期望發射功率。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基站,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設備到服務小區的第一路徑損耗以及所述用戶設備到鄰區的第二路徑損耗;
第一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路徑損耗和第二路徑損耗,確定所述用戶設備對鄰區產生的干擾;
第二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干擾,確定所述用戶設備的期望發射功率。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確定模塊具體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路徑損耗,確定信號,根據所述第二路徑損耗,確定噪聲,根據所述信號和噪聲,確定信干噪比。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基站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800007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球軸承
- 下一篇:檢測無線局域網的方法、接入網和核心網設備、接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