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塑料網格托盤的雙色長條形防滑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94930.7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83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兆西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榮信模具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19/32 | 分類號: | B65D19/32;B65D1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顧王建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料 網格 托盤 雙色長 條形 防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滑墊,尤其涉及一種塑料網格托盤的雙色長條形防滑墊。?
背景技術
塑料網格托盤(pallet)是為了便于貨物裝卸、運輸、保管和配送等而使用的由可以承載若干數量物品的負荷面和叉車插口構成的裝卸用墊板。隨著物流業的不斷發展,塑料網格托盤使用的越來越廣泛,其中尤其是雙面上下筋板一體網格托盤。但目前的雙面上下筋板一體網格托盤,其結構均類似于申請號為200920196444.1的專利文獻所公開的那樣。這種結構的托盤的缺點是:在使用時,托盤與叉車之間容易發生打滑;疊放時,托盤與托盤之間也容易發生打滑,存在安全隱患。為此,本發明人曾經設計出一種用于安裝在網格托盤與叉車的叉進孔位接觸部位的防滑墊,有效的解決了托盤與叉車之間容易打滑問題,但該防滑墊耐磨性要求高,造成制造成本也很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制造成本低、環保的塑料網格托盤的雙色長條形防滑墊。?
為實現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塑料網格托盤的雙色長條形防滑墊,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墊底座和防滑墊蓋,所述防滑墊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制有2~5個凸塊,所述防滑墊蓋包括多個蓋帽,所述蓋帽數量與所述凸塊數量相等,所述蓋帽與所述凸塊固定。?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凸塊和所述蓋帽均為3個。?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底板與所述防滑墊蓋之間存在空隙。?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相鄰兩凸塊之間的底座部位制有凹坑,所述相鄰兩蓋帽之間的連接部位也制有凸板,所述凸板位于所述凹坑內。?
本實用新型的塑料網格托盤的雙色長條形防滑墊,防滑墊底座和防滑墊蓋并非一次性注塑成型,而是采用分體注塑成型,從而使得兩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注塑。由于防滑墊底座固定在塑料網格托盤上,兩者之間不滑動,因此對防滑墊底座的耐磨性要求不高,這就可采用回收的廢料注塑防滑墊底座;而防滑墊蓋要與叉車的叉接觸摩擦,因此對防滑墊蓋的耐磨性要求較高,需要用原裝塑料原料注塑防滑墊蓋。防滑墊底座在整個防滑墊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因此可大幅度節省本實用新型的原料成本,而且將廢棄塑料進行回收利用,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防滑墊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防滑墊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塑料網格托盤的雙色長條形防滑墊,包括防滑墊底座1和防滑墊蓋2,所述防滑墊底座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制有2~5個凸塊12,所述防滑墊蓋2包括多個蓋帽22,所述蓋帽22數量與所述凸塊12數量相?等,所述蓋帽22與所述凸塊12固定。其中本實施例的凸塊12和蓋帽22均為3個。?
所述底板11與所述防滑墊蓋2之間存在空隙21。當長條形防滑墊固定在塑料網格托盤上時,塑料網格托盤的筋條嵌入該空隙21,加強了防滑墊與塑料網格托盤之間的固定效果。此外,筋條還會嵌入相鄰兩蓋帽22之間的槽24,也起到加強固定的效果。?
所述相鄰兩凸塊12之間的底座1部位制有凹坑13,所述相鄰兩蓋帽22之間的連接部位也制有凸板23,所述凸板23位于所述凹坑13內。該結構也加強了防滑墊底座1與防滑墊蓋2之間的固定效果。?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榮信模具塑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榮信模具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949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