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可預防接觸端子偏移及塑件起泡的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93587.4 | 申請日: | 2013-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40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金衛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新亞電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0 | 分類號: | H01R13/40;H01R13/502;H01R12/5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預防 接觸 端子 偏移 起泡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可預防接觸端子偏移及塑件起泡的連接器。
背景技術
傳統連接器在與PCB板焊接時會出現接觸端子偏移歪斜等造成的空焊虛焊現象。同時塑膠產品在經過長時間高溫之后,在其表面會產生高于原塑膠表面的凸起,俗稱起泡。以上所述均屬偶發性,其發生受季節、濕度、運輸、材質等諸多因素影響。為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新型可預防接觸端子偏移及塑件起泡的連接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新型可預防接觸端子偏移及塑件起泡的連接器。
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新型可預防接觸端子偏移及塑件起泡的連接器,包括塑膠本體、金屬端子、固定片、限位槽、墊高凸臺、吸附蓋,所述金屬端子與塑膠本體連接,所述固定片與塑膠本體連接,所述固定片位于塑膠本體兩側,所述限位槽與金屬端子連接,所述墊高凸臺與固定片連接,所述墊高凸臺位于整個裝置的中間和兩端,所述吸附蓋與塑膠本體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槽卡住金屬端子。
作為優選,所述金屬端子插入塑膠本體。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片有兩個。
作為優選,所述墊高凸臺有三個。
本實用新型打破以往連接器的傳統概念,在傳統連接器端子面增加限位槽,金屬端子無論在折彎過程中還是在折彎后,都會被限位槽有效的左右限位,從而避免其任意歪斜。也可避免其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外力擠壓時發生偏移。可有效避免空焊虛焊等現象發生。在傳統連接器與PCB板接觸的塑膠面增加三個墊高凸臺,當高溫時,塑件與PCB板之間大部分部位是分離的,可增加空氣流通,避免局部溫度過高引起塑件內部形變,造成塑件起泡。與傳統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從根源上解決傳統連接器金屬端子偏移與塑件起泡的問題。產品與PCB板的焊接更加牢固,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使連接器制造技術更加精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新型可預防接觸端子偏移及塑件起泡的連接器,包括塑膠本體1、金屬端子2、固定片3、限位槽4、墊高凸臺5、吸附蓋6,所述金屬端子2與塑膠本體1連接,所述固定片3與塑膠本體1連接,所述固定片3位于塑膠本體1兩側,所述限位槽4與金屬端子2連接,所述墊高凸臺5與固定片3連接,所述墊高凸臺5位于整個裝置的中間和兩端,所述吸附蓋6與塑膠本體1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槽4卡住金屬端子2。
作為優選,所述金屬端子2插入塑膠本體1。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片3有兩個。
作為優選,所述墊高凸臺5有三個。
本實用新型打破以往連接器的傳統概念,在傳統連接器端子面增加限位槽,金屬端子無論在折彎過程中還是在折彎后,都會被限位槽有效的左右限位,從而避免其任意歪斜。也可避免其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外力擠壓時發生偏移。可有效避免空焊虛焊等現象發生。在傳統連接器與PCB板接觸的塑膠面增加三個墊高凸臺,當高溫時,塑件與PCB板之間大部分部位是分離的,可增加空氣流通,避免局部溫度過高引起塑件內部形變,造成塑件起泡。與傳統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從根源上解決傳統連接器金屬端子偏移與塑件起泡的問題。產品與PCB板的焊接更加牢固,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使連接器制造技術更加精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新亞電通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新亞電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935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