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場地中巴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92461.5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54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 44298 | 代理人: | 劉敏;萬正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場地 中巴 空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場地中巴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車輛空調系統是實現對車廂內空氣進行制冷、加熱、換氣和空氣凈化的裝置。它可以為乘車人員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降低駕駛員的疲勞強度,提高行車安全。空調裝置已成為衡量汽車功能是否齊全的標志之一。然而,目前的場地中巴空調系統的出風量均勻性有待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場地中巴空調系統,其出風量均勻。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場地中巴空調系統,其中,所述場地中巴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總成、冷凝器、蒸發器、鼓風機及儀表臺風道總成,壓縮機總成與蒸發器通過低壓管連接,壓縮機總成與冷凝器通過高壓管連接,冷凝器與蒸發器通過高壓管連接,所述鼓風機通過多根過渡軟管與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連接以形成均勻的出風量。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具有左風門、中風門、右風門及玻璃風門,所述多根過渡軟管包括左過渡軟管、中過渡軟管、右過渡軟管,左過渡軟管與左風門連接,中過渡軟管與中風門和玻璃風門連接,右過渡軟管與右風門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與儀表臺為一體成型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場地中巴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總成、冷凝器、蒸發器、鼓風機及儀表臺風道總成,壓縮機總成與蒸發器通過低壓管連接,壓縮機總成與冷凝器通過高壓管連接,冷凝器與蒸發器通過高壓管連接,所述鼓風機通過多根過渡軟管與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連接以形成均勻的出風量,本實用新型的場地中巴空調系統的出風量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場地中巴空調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場地中巴空調系統100包括壓縮機總成102、冷凝器(其連接儲液罐)104、蒸發器106、鼓風機108及儀表臺風道總成150。其中,壓縮機總成102與蒸發器106通過低壓管103連接,壓縮機總成102與冷凝器104通過高壓管105連接,冷凝器與蒸發器高壓管107連接,所述鼓風機108通過多根過渡軟管與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150連接以形成均勻的出風量。
本實施例中,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150具有左風門126、中風門124、右風門122及玻璃風門160,而所述多根過渡軟管包括左過渡軟管116、中過渡軟管114、右過渡軟管112,其中,左過渡軟管116與左風門126連接,中過渡軟管114與中風門124和玻璃風門160連接,右過渡軟管112與右風門122連接。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與儀表臺為一體成型件。所述儀表臺風道總成150上還設置有風量控制開關134和制冷開關132。
本實施例的場地中巴空調系統100工作原理如下。壓縮機總成102對氣態的制冷劑進行壓縮變成液態并產生熱量,液態制冷制經過高壓管105進行入冷凝器104及儲液罐進行散熱以及過濾,再經過高壓管107進入蒸發器106進行升華反應吸收熱量變為氣態再進行壓縮機總成102形成循環;在蒸發器106散發出的冷氣通過鼓風機108吹出的風通過左過渡軟管116、中過渡軟管114、右過渡軟管112吹進儀表臺風道總成150,同時通過左風門126、中風門124、右風門122及玻璃風門160對玻璃與駕駛室制冷。本實施例的場地中巴空調系統100的制冷郊果可通過儀表臺上的風量控制開關134與制冷開關132控制,儀表臺風道總成150與儀表臺為同種材料,由此可以節約成本。左過渡軟管116、中過渡軟管114、右過渡軟管112用普通保溫軟管,由此可以方便不定車型布置及節約成本。用3根過渡軟管(左過渡軟管116、中過渡軟管114、右過渡軟管112)對應3個風門(左風門126、中風門124、右風門122)出風,可以保證出風量均勻。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這些并非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924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合動力汽車驅動系統及汽車
- 下一篇:汽車拖曳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