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動力電動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91191.6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75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杰;吳浩;黃福良;丁俊;賈艷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天新能源車輛技術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8/00 | 分類號: | B60L8/00;B60K7/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電動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能源運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合動力電動車輛。
背景技術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車輛的代表,向以化石能源為代表的傳統車輛行業注入了新生的力量。化石能源作為一次性能源,開發使用后不可再生。隨著全球能源供求加劇,在現有工程熱物理技術的限制下,化石能源車輛的使用范圍將縮小。取而代之,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的代表,在緩解能源消耗,促進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是推進交通發展模式轉變的有效載體。
然而,由于車載電池的比能量與化石能源相比差距非常大,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短,制約了電動汽車的推廣普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混合動力電動車輛,用以提高電動車輛的行駛距離,該混合動力電動車輛包括:
太陽能儲能裝置,用于存儲以太陽能方式獲取的能源;
車載充電電池,與太陽能儲能裝置連接,用于向車輛提供動力;
傳感器,與車載充電電池連接,用于采集車載充電電池的電量信息;
動力切換電路,分別與太陽能儲能裝置、車載充電電池和傳感器連接,用于以所述電量信息為依據,將太陽能儲能裝置與車載充電電池串聯以向車輛提供動力,或使太陽能儲能裝置向車載充電電池充電。
一個實施例中,動力切換電路進一步用于當所述電量信息表示車載充電電池能滿足車輛行駛的動力要求時,使太陽能儲能裝置為車載充電電池充電;當所述電量信息表示車載充電電池不能滿足車輛行駛的動力要求時,將太陽能儲能裝置與車載充電電池串聯以向車輛提供動力。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感器固定設置于框架式車身內。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太陽能儲能裝置包括太陽能蓄電池和/或太陽能電池板。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太陽能儲能裝置包括太陽能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覆蓋于車輛頂部,與太陽能蓄電池連接,用于為太陽能蓄電池提供電能。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混合動力電動車輛進一步包括:電驅動單元,包括嵌入輪轂的驅動電機和行走機構,所述車載充電電池通過電驅動單元向車輛提供動力。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與行走機構之間設有傳動軸。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每個行走機構內都嵌入有驅動電機,車輛控制系統通過電機轉矩獲取行走機構滑轉和/或滑移動力學信息,控制車輛行駛狀態。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混合動力電動車輛不具有變速器,車輛控制系統通過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網)總線與驅動輪連接,以控制驅動電機運行,進而控制車輛行駛。
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混合動力電動車輛為在分布式驅動電動汽車基礎上,植入太陽能動力源的混合動力汽車。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混合動力電動車輛中,不僅包括現有向車輛提供動力的車載充電電池,還包括太陽能儲能裝置,能夠以傳感器采集的車載充電電池的電量信息為依據,來將太陽能儲能裝置與車載充電電池串聯以向車輛提供動力,或者太陽能儲能裝置為車載充電電池充電。由于增加了太陽能來提供動力,所以,與現有技術單純依靠電力作為動力的電動車輛相比,能夠提高電動車輛的行駛距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混合動力電動車輛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以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供給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邏輯示意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動力源切換原理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以太陽能作為輔助能源供給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總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天新能源車輛技術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普天新能源車輛技術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911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