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熱電纜與室內溫度雙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90167.0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734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祁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祁平 |
| 主分類號: | G06F3/14 | 分類號: | G06F3/14;G09F9/33 |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陽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熱 電纜 室內 溫度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熱電纜供暖行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熱電纜與室內溫度雙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LED顯示器集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于一體,以其色彩鮮艷、動態范圍廣、亮度高、壽命長、工作穩定可靠等優點,成為最具優勢的新一代顯示媒體,LED顯示器已廣泛應用于大型廣場、商業廣告、體育場館、信息傳播、新聞發布、證券交易等,可以滿足不同環境的需要。
現在國內及進口溫控器只能顯示室內溫度,目前國產的產品有曼瑞德、沈陽的鑫源、沈陽的創佳等品牌,但是這些溫控器只能顯示室內溫度,無法同時顯示發熱電纜和室內溫度,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種能夠同時顯示發熱電纜和室內溫度的溫度顯示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溫控器在發熱電纜供暖過程中只能顯示室內溫度而無法同時顯示發熱電纜和室內溫度的難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熱電纜與室內溫度雙顯示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發熱電纜與室內溫度雙顯示裝置,包括:
與發熱電纜相連的第一溫度傳感器,用于感受發熱電纜溫度;
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感受室內溫度;
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相連的總線接口,用于溫度傳感器與中央處理器之間的數據通訊;
與總線接口相連的中央處理器,用于監測、采集發熱電纜溫度和室內溫度;
與中央處理器相連的數據傳輸接口,用于將發熱電纜溫度和室內溫度同時傳輸給顯示屏;
與數據傳輸接口相連的顯示屏,用于同時顯示發熱電纜溫度和室內溫度。
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采用DS18B20。
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采用DS18B20。
所述總線接口采用RJ45接口。
所述中央處理器采用ATMEL公司的ATmega8。
所述數據傳輸接口采用三片HC164,配以電阻R20~R27、電阻R30~R37、電阻R40~R47以及多個引腳。
所述顯示屏采用三位LED數碼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板上、板外溫度數據的采集和顯示。
2、本實用新型可以自動完成傳感的尋址功能,并可識別總線上傳感器數量。
3、本實用新型通過串行方式將溫度數據發送至三位LED數碼管,進行實時顯示。
4、本實用新型采集分辨率高達12位,精度為±0.5℃。
5、本實用新型使用網線接口,方便現場安裝、調試。
6、本實用新型成本低,可靠性較高。
7、本實用新型在顯示室內溫度的同時可以看到發熱電纜的工作溫度,掌握發熱電纜的工作運行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發熱電纜與室內溫度雙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溫度傳感器的電路圖;
圖3為總線接口的電路圖;
圖4為中央處理器的電路圖;
圖5為數據傳輸接口的電路圖;
圖6為顯示屏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發熱電纜與室內溫度雙顯示裝置主要由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總線接口、中央處理器、數據傳輸接口和顯示屏組成。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均通過電纜線與總線接口相連,第一溫度傳感器與發熱電纜相連,用于感受發熱電纜的工作溫度,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感受室內溫度。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均采用DS18B20,它是一種常用的溫度傳感器,內部含有64位光刻ROM,具有體積小、硬件開消低、抗干擾能力強和精度高的特點,其電路如圖2所示,其外圍采用一個電阻R2,還包括接地端和電源端。
本實施方式中,總線接口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中央處理器通過電纜線相連,用于溫度傳感器與中央處理器之間的數據通訊。
本實施方式中,總線接口具體采用RJ45接口,其電路如圖3所示,包括多個引腳,引腳2、4、6、8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祁平,未經祁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901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