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安全腰硬聯合穿刺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88762.0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9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家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家松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 聯合 刺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全腰硬聯合穿刺針。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進行硬膜外穿刺時,大都依靠麻醉人員操作時的落空感覺來判斷硬膜外穿刺針針尖已到達硬膜外腔。然后接順滑的注射器來驗證穿刺針尖位置是否確實在硬膜外腔。也有靠各種液體或氣囊裝置來判斷硬膜外穿刺針是否達到硬膜外腔。由于每個人的手感靈敏度及反應協調速度都不一樣,當感覺或發現己到達到硬膜外腔時,穿刺可能仍在前進,很容易穿破硬脊膜,乃至損傷脊髓,導致嚴重后果。
現今,臨床上使用比較普遍的腰硬聯合穿刺針有2種,即美國BD公司、德國Braun公司的產品以及它們的類似產品,盡管后者在硬膜外穿刺針的針尖彎曲面上有一背孔,以減少硬膜外導管誤入蛛網膜下腔的機會,且可提高腰穿的成功率,但腰穿針依然可以從硬膜外穿刺針的斜口穿出,與前者不帶背孔相比優勢并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安全腰硬聯合穿刺針,能自動顯示針尖到達硬膜外腔位置并及時推開硬脊膜,使硬膜外穿刺針的針尖遠離硬脊膜,避免穿破硬脊膜的新型安全腰硬聯合穿刺針,還能在不拔出硬膜外針芯的情況下測試硬膜外負壓的可靠性,從而達到雙重鑒定硬膜外腔的目的。而且,可以避免硬膜外穿刺針針尖及硬膜外導管通過腰穿針針眼進入蛛網膜下腔,防止腰穿針折斷,方便腰穿針在硬膜外穿刺針內的固定。
????本發明所述的安全腰硬聯合穿刺針由硬膜外穿刺針及硬膜外針芯、腰椎穿刺針及腰穿針芯構成。其中,?硬膜外針芯由前部的硬膜外針芯芯體部分及后部的硬膜外針芯底座構成。芯體部分的前端有安全防護裝置,中間部分有負壓傳導裝置,后端為負壓顯示裝置。硬膜外針芯底座內有一彈性前推裝置及針芯注射孔。硬膜外針芯芯體可在硬膜外針芯底座內前后移動。硬膜外針芯底座與硬膜外穿刺針后座為卡槽或其他固定方式連接,以防止硬膜外針芯底座在穿刺針后座旋轉。硬膜外針芯底座與腰穿針尾端呈卡槽式、軌道式或其他方式連接固定,防止穿刺成功后的腰穿針移動或轉動。硬膜外穿刺針前端彎曲背面有一腰穿背孔。
安全防護裝置:優選的方案是在硬膜外穿刺針芯芯體部分的前端設扁圓頭部,為圓鈍的圓弧彎頭,扁圓頭部在硬膜外穿刺針芯回縮狀態時封閉硬膜外穿刺針前端及腰穿背孔,防止被切割的人體組織進入硬膜外穿刺針內。在硬膜外穿刺針芯彈出狀態時可超越硬膜外穿刺針針尖1~2mm,且能把硬脊膜向前推開防止硬膜外穿刺針針尖穿破硬脊膜,而且可以暴露腰穿背孔,使得硬膜外腔通過腰穿背孔與外界相通。?
負壓傳導裝置:是硬膜外針芯芯體中間部分,主體為芯體,優選的方案是在芯體下方挖一倒“V”字形、“C”形、“U”?形等凹槽,凹槽的前端為向下斜坡形,與安全防護裝置連接,供引導腰穿針穿出腰穿背孔;末端與針芯注射孔連接。可傳導壓力,還可供氣體、液體通過。也可在芯體上方切除一部分,使芯體與穿刺針之間有一弧形空隙等其他通道。
負壓顯示裝置:為在芯體的末端的塊狀突出物,當針芯感知硬膜外腔負壓后,在后面彈性裝置推送下,迅速向前面移動,至受到穿刺針尾部阻擋時停止,通過觀察到其移動產生的縫隙及后面安全標記顏色的變化可判斷已到達硬膜外腔。還可為一彈出氣囊、薄片等其他負壓顯示裝置。
彈性前推裝置:在硬膜外針芯底座末端,為能產生持續向前的推力、使針芯芯體向前移動的彈性前推裝置。可以是“V”字形、倒“V”字形、“C”形等彈性薄片,也可為彈簧、彈性氣囊等其他彈性裝置。
硬膜外針芯底座:前方有光滑軌道供硬膜外針芯芯體在其上移動,且能防止其脫落;后方有底擋,可供彈性前推裝置附著;中下部有與前部凹槽相通的針芯注射孔;下方有供固定腰穿針的軌道凹槽。
腰穿針的頭部為半錐狀尖頭,有一定的下傾弧度,開口向下。腰穿針針芯的切面與腰穿針前端半錐狀尖頭吻合成一完整的圓錐狀尖頭,達到非切割硬脊膜的目的。
腰穿針后座可插入并與硬膜外針芯底座中的針芯注射孔吻合,其下方梯形長柱可插入硬膜外針芯底座上的軌道凹槽中。完全吻合后,腰穿針的前端可超越硬膜外穿刺針尖7.5mm~15mm。
硬膜外針芯底座與腰穿針后座還可以“U”形包繞、內置卡槽等可拆卸的固定方式連接。
腰穿針也可為普通腰椎穿刺針。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家松,未經王家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887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碼頭跳板
- 下一篇:一種移動終端緩存管理裝置及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