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稻缽苗旋轉式打移植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88404.X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1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廉哲滿;李精華;文學洙 | 申請(專利權)人: | 延邊大學;李精華;文學洙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3002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旋轉 移植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特別是涉及水稻缽苗旋轉式打移植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研制中的水稻缽苗移栽機栽植機構采用了一個栽植機構來完成拔秧、移秧、擺秧、推秧等動作。所以栽植機構的結構復雜、秧爪粘坭、不可靠、效率低、很難保證移栽后缽苗的垂直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拔秧、擺秧分開的兩個機構來完成拔秧、移秧、擺秧等動作。所以這種水稻缽苗旋轉式打移植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秧爪不粘坭等特點。?
水稻缽苗旋轉式打移植機構,它由打擺移植桿、共軛行星輪、共軛中間輪、共軛太陽齒輪、旋轉體、配重塊、缽體限位板,中間移植臺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轉體內設有共軛太陽輪、共軛中間輪、共軛行星輪,旋轉體的下方設有配重塊,打擺移植桿和共軛行星輪相固接,中間移植臺在旋轉體的前面,中間移植臺和旋轉體的中間設有缽苗限位板,共軛行星輪與共軛中間輪相共軛,共軛太陽輪與共軛中間輪相共軛。?
所述的打擺移植桿為單排。?
所述的共軛行星輪圍繞共軛太陽輪共轉。?
所述的共軛行星輪共軛時打擺移植桿的運動軌跡和中間移植臺的軌跡相同。?
所述的旋轉體5的旋轉方向為逆時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1、打擺移植桿,2、共軛行星輪,3、共軛中間輪,4共軛太陽輪,5、旋轉體,6、配重塊,7、缽苗限位板,8、中間移植臺?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共水稻缽苗旋轉式打移植機構。?
水稻缽苗旋轉式打移植機構,它由打擺移植桿、共軛行星輪、共軛中間輪、共軛太陽齒輪、旋轉體、配重塊、缽體限位板,中間移植臺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轉體5內設有共軛太陽輪4、共軛中間輪3、共軛行星輪2,旋轉體5的下方設有配重塊6,打擺移植桿1和共軛行星輪2相固接,中間移植臺8在旋轉體5的前面,中間移植臺8和旋轉體5的中間設有缽苗限位板7,共軛行星輪2與共軛中間輪3相共軛,共軛太陽輪4與共軛中間輪相共軛。?
所述的打擺移植桿1為單排。?
所述的共軛行星輪2圍繞共軛太陽輪4公轉。?
所述的共軛行星輪2共軛時打擺移植桿1的運動軌跡和中間移植臺8的軌跡相同。?
所述的旋轉體5的旋轉方向為逆時針。?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拔秧機構拔秧后擺放到擺秧臺上,擺秧機構把擺秧臺上的缽苗打入地中擺放秧苗所以秧爪不粘坭秧苗直立度好。?
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排打擺移植桿,所以結構簡單、可靠、維修方便?的是適合手扶式移栽機的理想的移栽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延邊大學;李精華;文學洙,未經延邊大學;李精華;文學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884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光纖激光對電梯鑄鐵曳引輪的修復方法
- 下一篇:谷物精密播種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