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88127.2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606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姜盼;劉勁松;劉君;繆力;仇波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保稅區國信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52 | 分類號: | H01Q1/52;H01Q1/36;H01Q1/50;H01Q19/00;H01Q19/10;H01Q21/00;H01Q21/3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5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式 頻段 極化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屬于移動通信基站天線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的迅猛發展以及移動通信業務及種類的不斷增加,現已出現第二代、第三代、后三代以及WLAN/WiMAX 等無線系統共存的局面,對天饋系統也因此提出了能兼容多種制式的寬帶化需要。目前第二代的CDMA800 頻段是824~896MHz,GSM900 頻段為870~960MHz,DCS1800頻段是1710~1880MHz,PCS1900 的頻段為1850~1990MHz,第三代的UMTS 的頻段是1920~2170MHz,第四代的LTE的頻段是2500~2690MHz。
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總體性能較佳,具有頻帶寬、迎風面積小和質量輕等優點的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其低頻振子由兩對偶極子正交放置組成近似方形的結構,高頻振子通過鑲嵌的方式與低頻振子共軸放置于反射板上來實現多頻雙極化,其中單個低頻振子中以及相鄰的低頻振子之間均嵌有一個高頻振子,這樣,相鄰兩低頻振子之間間距為相鄰兩高頻振子之間間距的2 倍。
由于現有技術的多頻段雙極化天線其低頻與高頻的波長比值最大可達到3 以上,而相鄰兩低頻振子之間間距為相鄰兩高頻振子之間間距的2 倍,為了保證低頻電氣性能,一般采用低頻振子中心頻率對應波長的0.75-0.95 倍作為天線的陣列間距,則當高頻振子在最高頻點工作時,相鄰兩高頻振子之間間距超過其工作頻率對應波長的1.2倍,這對高頻電氣性能存在著嚴重影響,將導致其電氣性能指標下降。因此尋求一種能夠拓寬低頻工作頻段和高頻工作頻段的帶寬,滿足移動通信系統不斷拓寬的工作頻段的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拓寬低頻工作頻段和高頻工作頻段的帶寬,滿足移動通信系統不斷拓寬的工作頻段的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它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上設置有多個低頻輻射單元以及多個高頻輻射單元,所述低頻輻射單元包括引向片、固定介質、輻射體、巴倫以及饋電導體,所述高頻輻射單元的外圍設置有嵌入式反射板,低頻輻射單元放置于反射板上,并直線排列,高頻輻射單元放置于反射板上,與低頻輻射單元相鄰并直線排列。
作為一種優選,低頻輻射單元間距為低頻中心頻率的0.6~0.8波長,高頻輻射單元間距為高頻中心頻率的0.7~0.9波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高頻輻射單元在滿足寬頻帶的同時能夠有效減少與低頻輻射單元之間的耦合,低頻輻射單元在滿足寬頻帶的同時能夠有效增加輻射效率,因此該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能夠拓寬低頻工作頻段和高頻工作頻段的帶寬,滿足移動通信系統不斷拓寬的工作頻段,能夠覆蓋包括CDMA800/GSM900/DCS1800/PCS1900/UMTS/LTE等移動通信多數的工作頻段,同時具有迎風面積小,結構簡單緊湊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的低頻輻射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的高頻輻射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反射板1
低頻輻射單元2、引向片21、固定介質22、輻射體23、巴倫24以及饋電導體25
高頻輻射單元3
嵌入式反射板4。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多制式多頻段雙極化天線,它包括反射板1,所述反射板1上設置有多個低頻輻射單元2以及多個高頻輻射單元3,所述低頻輻射單元2包括引向片21、固定介質22、輻射體23、巴倫24以及饋電導體25,其中引向片21可以擴展工作帶寬和改善方向圖的收斂性,饋電導體25為耦合饋電形式,固定介質22對饋電導體25起到調節匹配和固定作用,巴倫24為兩兩對稱的結構,巴倫24既對輻射體23起支撐、固定作用,又兩兩對稱對高頻電流起不平衡——平衡變換作用,所述輻射體23包括四個陣子臂,振子臂實現對信號的輻射,振子臂的外端設置有向下的彎折加載,通過折彎加載可以減少低頻輻射單元對高頻輻射單元的干擾和影響。所述高頻輻射單元3的外圍設置有嵌入式反射板4,所述嵌入式反射板2為五邊形、圓形或其他形狀,五邊形的各條邊高度不完全一直,以達到對方向圖收斂性的控制,滿足超寬帶性能的要求。所述嵌入反射板4放置于反射板1上并絕緣。所述反射板1的截面形狀為“U”型或近似“U”型狀結構。低頻輻射單元放置于反射板上,并直線排列,低頻輻射單元間距為低頻中心頻率的0.6~0.8波長。高頻輻射單元放置于反射板上,與低頻輻射單元相鄰并直線排列,高頻輻射單元間距為高頻中心頻率的0.7~0.9波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保稅區國信通信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保稅區國信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881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食物料理機
- 下一篇:用于控制網絡共享環境中的移動性的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