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續離心氣泡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83864.3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35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永強;金炎峰;曾青松;范琪;陳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綿陽世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9/02 | 分類號: | B01D1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誠;吳彥峰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續 離心 氣泡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氣泡分離裝置,特別是在脫泡過程中進行連續性的分離氣泡的連續離心氣泡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精細化工、原材料制成、電子行業、電池行業以及新型材料領域,經過攪拌或前處理后的原材料,需要進行內部氣泡的分離工作,才能夠最終裝罐或應用到后續生產中。現階段的脫泡處理均為單次小批量地間斷性作業,其產能極底,原材料受到二次污染的機率極高,原材料的浪費又極其嚴重。中國專利201010254992.2公開了一種“一種混合液體的差動離心分離系統”,該系統包括如下結構:一個外轉體,該外轉體由其底部的驅動軸帶動繞其自身軸線旋轉;一個內轉體,該內轉體內設有腔隙,腔隙內設有軟袋,該內轉體可拆卸地置于外轉體內,且內轉體的軸線與外轉體的軸線重合,內轉體和外轉體進行同軸差動離心旋轉;一根軟管,該軟管的上端固定,軟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連接到內轉體上,且軟管另一端端部的軸線與內轉體的軸線重合,軟管內的輸液管路連接至所述的軟袋上,軟管的中部與外轉體的側壁可轉動的固定并隨外轉體旋轉。本實用新型的差動離心分離系統具有離心轉動穩定性高,分離效率高和拆卸方便快捷的優點。上述專利可方便對血液進行成分分離,僅僅依靠軟管驅動內轉子,應用于工業材料分離時,仍然存在內外轉子傳動力不足,容易導致管線斷裂的危險。而且其存在產能低,穩定性較差等極其嚴重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對物料進行連續進料和出料的脫泡處理中,內外轉子傳動力充足,進料和出料管線不易斷裂,且產能高、穩定性好的連續離心氣泡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連續離心氣泡分離裝置,包括安裝于底板上的電機,分離盤,分離盤外側的外轉框,機架上端設有軟管定位管卡,外轉框上固定外轉框定位管卡,進料管、氣相出管和出料管穿過軟管定位管卡和外轉框定位管卡在轉盤軟管快速集束單元處集束插入分離盤內腔,其特點是電機通過動力傳輸機構分別驅動分離盤和外轉框。
?其工作過程是:起動電機,動力傳輸機構驅動分離盤和外轉框進行轉動,由于軟管通過上部軟管定位管卡吊掛于機殼上,軟管束又是穿過外轉框定位管卡插入分離盤中,而分離盤和外轉框是同向一定比例轉動的,故其隨分離盤轉動產生的軟管纏繞會通過其隨外框的轉動消除,從而達到防纏繞解鎖的目的。此時,通過進料管的物料進入到軟管內,經過轉盤進料口進入到分離盤中,物料經分離盤高速轉動分離去除氣泡后,再經過分離盤的轉盤出料口排出到出料管收集;含有氣泡的物料就通過分離盤的轉盤氣相出口排出。通過連續進料和出料形成了連續不間斷地分離物料內部氣泡,實現大規模連續性物料氣泡分離。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中動力傳輸機構包括:主軸固定于機殼底板上,傳動軸套空套在主軸上,電機輸出軸上的帶輪通過主傳動皮帶與主軸帶輪相連,主軸帶輪固定在傳動軸套上,傳動軸套與外轉框下端相固定,內轉皮帶一頭套在固定于主軸上端的定輪上,另一頭穿過過渡下輪和過渡上輪套在內轉上帶輪上,內轉上帶輪的下端連接分離盤轉軸,分離盤由分離盤轉軸驅動。
其工作過程為起動電機,主傳動皮帶直接驅動傳動軸套,帶動與傳動軸套固定的外轉框回轉。同時由于主軸固定在機殼底板上,定輪固定在主軸上,所以外轉框回轉時內轉皮帶相對定輪轉動,通過過度輪帶動內轉上帶輪進行轉動,內轉上帶輪又將動力傳導至分離盤轉動軸,驅動分離盤轉動。此時通過進料管的物料進入到軟管內,經過轉盤進料口進入到分離盤中,物料經分離盤高速轉動分離去除氣泡后,再經過分離盤的轉盤出料口排出到出料管收集;含有氣泡的物料就通過分離盤的轉盤氣相出口排出。通過連續進料和出料形成了連續不間斷地分離物料內部氣泡,實現大規模連續性物料氣泡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綿陽世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綿陽世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838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