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配煤倉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82710.2 | 申請日: | 2013-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84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苑廷文;王輝;劉玉猛;王蒙;袁承道;李永林;管遵偉;孫桂亮;姜作強;劉愛民;藍錢錢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鋼鐵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64 | 分類號: | B65D88/64;B65D90/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徐忠麗 |
| 地址: | 266043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附屬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配煤倉,該配煤倉既能夠防止懸煤,而且供煤勻速。
背景技術
高爐煉鐵時噴吹廉價的煤粉代替價格昂貴的焦碳作為燃料以降低生鐵成本,生產高爐噴吹用的煤粉流程:用天車或鏟車將煤場的原煤抓到配煤倉,經過配煤倉的下煤口將原煤落到皮帶上,再由皮帶運到原煤倉。但是現有配煤倉存在如下問題:1、由于原煤粉末多,含水量大,在配煤倉的內殼下部容易懸煤。2、配煤倉下煤不均勻,影響生產。
如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則是本實用新型所面臨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配煤倉,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易懸煤和下煤量不均勻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配煤倉,包括外殼和下煤口,所述外殼的內壁下部設有用于防止懸煤的圓筒,由于外殼是喇叭口狀,其上部開口大,圓筒下端面與外殼內壁固定,然后向上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圓筒采用鋼箍。
其中,所述圓筒的高度為200-300mm。
其中,所述圓筒的下端面距離外殼下端面的距離為50-100mm。
其中,所述圓筒下端面與外殼內壁通過焊接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配煤倉外殼的內壁下部易懸煤部位焊接上高度為200-300mm的圓筒形鋼箍,增大了此處的下煤傾角,減小了摩擦力,因而能夠防止懸煤,而且勻速給煤,使得給煤量穩定、均勻。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配煤倉不易懸煤,給煤量穩定、均勻,結構簡單易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配煤倉的半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配煤倉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配煤倉易懸煤,產生不下煤或下煤不暢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順利給煤設備,通過在配煤倉內壁易懸煤部位設置一圓筒,解決了上述問題。具體詳見下面實施例1的說明。
實施例1
參考圖1和圖2所示,一種配煤倉,包括喇叭口狀外殼1和下煤口2,外殼的內壁下部設有用于防止懸煤的圓筒3,圓筒3采用鋼箍,圓筒3的高度為300mm,圓筒3的下端面距離外殼1下端面的距離是80mm。
圓筒3與外殼1通過焊接固定連接。
實施例1的配煤倉供煤均勻,圓筒的設置增大易懸煤處的下煤傾角,減少摩擦力。當原煤落到易懸煤部位時,傾角加大,重力大于摩擦力,使下煤順暢。
當然,圓筒3的高度可以根據具體給煤量情況在200-300mm內調整,其下端面距離外殼1的距離一般小于100mm,通常在50-100mm,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鋼鐵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鋼鐵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827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影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
- 下一篇:顯示裝置與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