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拼裝式施工臨時路面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79838.3 | 申請日: | 2013-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87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棟梁;江學成;杜世濤;邱創立;李遐;廖中輝;田偉偉;王前林;王威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9/08 | 分類號: | E01C9/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大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陳大通 |
| 地址: | 450004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拼裝 施工 臨時 路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混凝土拼裝式施工臨時路面。
背景技術
在工程施工時,為了車輛和行人的行走方便,經常要鋪設一些臨時性的施工臨時路面,以往鋪設的施工臨時路面都是用鋪磚路或者是渣土路,現象揚塵較大,而且用過之后不能進行回收再利用,浪費了不少的施工成本,這些與國家提倡的綠色環保施工和能源節約相違背,而且路面的質量也不是很高,在有水的情況下路人行走經常將泥水飛濺到衣服上,既不環保又不方便,有些路面雖然設置為混凝土道路,但是在施工結束后這些混凝土路面不能被重新利用,有的甚至要被破碎拆除,不但造成許多的建筑垃圾,給企業帶來了許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損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
主要是為了克服以往的鋪設施工臨時路面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重復利用,簡單方便的拼裝式混凝土臨時路面。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混凝土拼裝式施工臨時路面,包括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在一個矩形箱體構件內,在該矩形箱體構件的上部搭設有角鋼架,在角鋼架的槽內部通過焊接連接架設有鋼筋,在該矩形箱體的中間位置雙向對稱設置有吊裝預留孔,在矩形箱體構件內與吊裝預留孔位置相對應處,設置有與矩形箱體構件同長度的吊裝套管,在矩形箱體構件內設置有鋼筋籠,吊裝套管與鋼筋籠直接綁定連接,在矩形箱體構件的下部每個矩形邊上均設置有抗滑槽,抗滑槽的尺寸為長1000mm,寬50mm,高1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路面的重復利用次數,降低了施工成本,達到了國家綠色施工的施工要求,提高了企業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矩形箱體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矩形箱體構件,2為鋼筋;3為角鋼架;4為抗滑槽;5為吊裝預留孔;6為鋼筋籠;7為吊裝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的混凝土拼裝式施工臨時路面,包括混凝土,將混凝土澆筑在一個矩形箱體構件1內,在該矩形箱體構件1的上部搭設有角鋼架3,在箱體上設置的角鋼架有效的防止了矩形箱體構件的變形和邊角的破壞,有效的保護了箱體結構,在角鋼架的槽內部通過焊接連接架設有鋼筋2,在架體上設置有鋼筋是為了防止角鋼架在澆筑混凝土后焊縫開裂后架體分散的問題,使得角鋼架與混凝土較好的結合,使得本實用新型拼接的更加牢固,在該矩形箱體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吊裝預留孔5,在矩形箱體構件內與吊裝預留孔位置相對應處,設置有與矩形箱體構件同長度的吊裝套管7,在矩形箱體構件內設置有鋼筋籠6,吊裝套管7與鋼筋籠6直接綁定連接,在起吊箱體時,用鋼絲繩直接穿過套管起吊即可,在重新利用路面箱體時,通常用直徑為14mm~18mm的鋼絲繩對箱體進行張拉,對箱體進行校正,在矩形箱體構件的下部每個矩形邊上均設置有抗滑槽4,抗滑槽的尺寸為長1000mm,寬50mm,高15mm,在使用過后需要更換使用場地時,只需用起吊設備通過吊裝套管將混凝土道路砌塊箱體吊起,將混凝土砌塊移至使用地點拼裝合并即可,達到了對混凝土路面重復利用的效果,節省了企業成本,達到了綠色施工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798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